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标杆管理:提高学校管理绩效的有效策略(1)

2016-08-01 01:00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标杆管理:提高学校管理绩效的有效策略(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标杆管理是一个识别并引进最佳实践以提高绩效的过程。
摘要:标杆管理是一个识别并引进最佳实践以提高绩效的过程。它通过提供绩效评估标准、提高学校绩效、提供战略管理工具、促进组织学习等功能在学校管理中发挥作用。实施标杆管理没有固定程序,但至少应包括确定目标范围,选择合作伙伴,确定绩效评估标准,进行差距分析,监察效果与修订标准等基本环节。
关键词:标杆管理;学校管理;最佳实践;管理绩效


一、标杆管理的由来与含义
标杆管理(Benchmarking~)又称基准管理或参照管理,它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美国。
当时深受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刺激的美国企业界在反思中发起了一场学习日本的运动,其中最典型的是施乐公司。一直保持着世界复印机市场垄断地位的施乐遇到了来自国内外特别是日本竞争者 (佳能和NEC等同行)的全方位挑战,其产品的市场份额由82%急跌至32%。残酷的现实迫使施乐公司反省。于是,他们分别考察了14个先进企业,发现:佳能和NEC两公司的同类产品以施乐公司产品的成本价出售还能赢利,且产品开发周期是施乐公司的1/2,而开发人员则比施乐公司少50%;仅仓储一项,施乐的成本就高出其他企业10%。随后,施乐公司针对自身的问题,借鉴同行的经验,最终找到了改进管理的途径,不仅逐步夺回了丧失的市场份额,而且提升了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能。之后,在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协会的帮助下,施乐将其学习与超越同行领先企业的经验加以规范化、系统化,这样一整套管理策略被称之为标杆管理。
帕特里夏·基利等人在对各种观点加以综合后,对标杆管理下了一个比较简明扼要的定义:“标杆管理是一个识别并引进最佳实践以提高绩效的过程。”在这里,“最佳实践”是指能够用量化结果表明一个企业(或单位)的产品或服务绩效居于行业领先位置的管理经验。简单说,就是指确保某个产品或某项服务居于行业领先位置的先进管理经验。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当然,这里的“最佳”既有一个社会认同的问题,又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基利的定义指出,标杆管理是由对最佳实践的识别和引进两部分组成的:首先是要对最佳实践予以识别,不加甄别就无法引进适合组织的先进经验,识别是引进的前提;而引进是识别的目的,光识别不引进对组织自身绩效的提高毫无意义。
标杆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以最强的竞争对手或行业中的领先组织或最有名望的组织在产品、服务或流程方面的功绩及实践措施为基准,树立学习与追赶的目标,通过资料搜集、比较分析、跟踪学习、革新设计并付诸实施等一整套规范化程序,将本组织的实际情况与基准进行量化比较和评价,在此基础上选取改进本组织绩效的最佳策略,争取赶上或超越竞争对手。其核心是向行业内外的最优企业学习,通过学习,重新思考和改进经营实践,创造自己的最佳实践。这实际上是一个模仿加创新的过程。
二、标杆管理的特点与功能
(一)标杆管理的特点
虽然标杆管理与常说的“学先进”极为相似,但仔细分析又有明显区别。
首先,就控制方式而言,“学先进”属于外控式,往往按权力路线自上而下推动(“先进”通常是由领导发现、领导推荐、领导号召学习的);而标杆管理则属于自控式,是组织内部为了摆脱困境、提高绩效、增强竞争力而实施的一种管理策略。
其次,就对象而言,“先进”是由权威推荐、沿权力路线“下行”的。由于领导希望“先进”能适应各种类型组织的要求,因此所选样板往往比较全面、综合。而“标杆”则是由组织为解决自身的某个具体问题而自主设置的。设置“标杆”可能仅仅是为了使组织的某一程序更合理,也可能是探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标杆”可以是一个,但通常会有三五个。所以,“标杆”往往比“先进”更有针对性、可学性。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第三,“学先进”还停留在经验阶段,其技术线路比较粗糙,一般程序为:发现典型,总结经验,会议表彰,媒体宣传,上级部门号召,下级单位组织学习。至于怎样学习则是各单位自己的事。标杆管理则通常划分为两个阶段:对“标杆”的识别与引进。识别是组织根据自己的目标寻找适合自己学习的合作伙伴,判别并分析“标杆”的长处;而引进则是在与“标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一份改进自身实践的方案,并付诸实施以提高绩效的过程。
上一篇:我国高校实施政府采购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