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计量模式研究(1)
2016-08-03 01:01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企业成本计量模式研究(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传统成本计量模式是嫁接在 会计 账户系统上的。80年前,会计师和工程师们将
传统成本计量模式是嫁接在 会计 账户系统上的。80年前,会计师和工程师们将成本记录与会计账户系统结合起来,创立了成本会计 方法 ,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程序化的成本计量模式。它的出现大大提高和改善了 企业 经营管理的信息质量,推动了管理 理论 和方法的进步,也形成了有独立理论和方法的会计分支学科——成本会计。80年后的今天,信息 时代 这股潮流使得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种种目不暇接的变化,经营环境的变化推动管理 科学 的 发展 ,管理科学的发展又对成本计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成本计量模式已呈现出诸多方面不足,突破成本记录与账户单一结合体系势在必行。本文将在 分析 传统成本计量模式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成本计量模式框架。 一、传统成本计量模式的局限性 市场全球化和需求主导化已经成为当代 经济 发展的主要特征,需求的多样性和经营环境的多变性,使得企业不得不加强对业务流程的过程管理,以保证企业能及时调整,顺应多变的市场要求。传统的管理成本计量模式依附于财务会计的账务体系,难以及时、准确和真实地提供用于管理决策的相关成本信息。(1)成本重心前移,使成本信息出现时滞。资料表明,制造行业产品的75%的成本因素在产品研发阶段已确定,只注重生产过程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成本计量模式易发生失真现象。(2)传统的成本计量模式“好量疏质”、“忽视核心竞争”等缺陷,与 现代 管理思想相抵触。(3)传统的成本计量建立的基准点是“短期的”(1个月到1年),反映企业短期的成本信息,将固定成本短期期间化处理,淹没了大量战略信息,企业绩效难以真正体现。(4)间接费用简单化对待,没有揭示出业务活动背后真正的成本动因。 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由于依赖于账户系统,存在着结构性的先天缺陷,无法很好地满足多目标的要求。H·托马斯·约翰逊和S.卡普兰(H.T.Joh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