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由主义思潮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1)(2)
2016-09-16 01:17
导读:1922年,受到五四时期新思潮影响的湘西青年沈从文来到北京,进到一个“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学那课永远学不尽的人生”。在那里,沈从文逐渐得到
1922年,受到五四时期新思潮影响的湘西青年沈从文来到北京,进到一个“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学那课永远学不尽的人生”。在那里,沈从文逐渐得到一些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和作家如徐志摩、陈源、丁西林的帮助,他们对沈从文思想的形成与确立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沈从文自己则明确地说,1929年经胡适介绍在上海中国公学教书,“不特影响到我此后的工作,更重要的还是影响我对工作的态度,以及这个态度推广到国内相熟或陌生师友同道方面去时,慢慢所引起的作用。这个作用便是‘自由主义’在文学运动中的健康发展,及其成就。” 早年经历和在阅读社会人事这本大书时的遭际,廓大了沈从文的视野和思考维度,并与他接触到的新思想相互作用—确切地说,也许是自在的性格与主张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理念的互为投契,最终促成了沈从文“乡下人”自我认同的形成。1936年,沈从文曾这样评价自己,“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也不在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中人截然不同!”[六年后,沈从文对自己的认识仍然不变,他说,“我是个乡下人,走到任何一处照例都带了一把尺,一把秤,一切来到我命运中的事事物物,我有我自己的尺寸和分量,来证实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说,如果没有自由主义理念的影响和支持,沈从文这一不同凡响的自我认同,就不会表现得那么自觉和坚执。而这样的自我认同,自然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形而下”生存方式的选择与影响
生存方式对沈从文选择与坚持自由主义理念也有现实的影响。朱学勤曾论及当代自由主义作家王小波,他认为,王小波因为是为生存而写作,反而切断了与权力体制的一切联系,‘他的形而下的生存方式对其形而上的思考,具有压倒性影响,超过知识谱系之影响。”可以说,王小波自觉选择的生存力一式,对其确立自由主义的、独立的文化和社会批评姿态有直接的现实影响。由之,我们反观1949年以前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沈从文,同样可以发现“形而下”的生存方式对其“形而上”思考的影响—当然,沈从文这一生存方式的选择多少有一些迫不得已的因素在内,但是,考察沈从文及其创作,我们也许同样可以说,“自由主义不仅仅是一套高头讲章,它还是一种身体力行的生活态度。”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1982年,沈从文在湖南
吉首大学讲演时,曾忆及初登文坛时的自己,“我算是……最先的职业作家,……那生活,比你们想象的要困难些。……我不中用,也不机敏,有凤凰人的固执,只想在‘文学’上试验下去。”而在《从文自传》里,沈从文则在回忆自己的行伍生涯时,提及了现实中1931年的自己,他说:“……就现在说来,我同任何一个下等人就似乎有很多方面的话可谈,他们那点感想,那点希望,也大多数同我一样,皆从实生活取证来的。可是若同一个大学教授谈话,他除了说说从书本上学来的那一套心得以外,就是说从报纸上得来的他那一份感想,对于一个人生命的构成,总似乎短少下点什么似的。可说的也就很少很少了。”这两段话,不仅可见‘形而下”的生存方式对沈从文走向自由主义文学道路的影响,而且其对于“实生活”经验的强调与关注,也清晰地揭示了关注经验与理性的自由主义理念在沈从文思想体系中的位置,而这些,则进一步影响到了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以及文学观念和批评姿态的建立。
〔三)关注“自由”“人性”的文学观念与创作
1.自由
沈从文相当重视文学的自由表达。1934年2月,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奉中央党部之令,查禁 149种书籍。2月28日,沈从文《禁书问题》一文,对国民党“对于作家的迫害及文学书籍的检查与禁止”行为提出批评。事实上,1931年,沈从文对于文学的自由表达已有明确的认识,他说,“文学方向的自由,正如职业的选择自由一样,在任何拘束里在我都觉得无从忍受。”应该说,沈从文对文学自由表达的肯定,是与自由主义思潮对他的影响紧密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