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由主义思潮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1)(3)
2016-09-16 01:17
导读:沈从文充分肯定文学自由表达的价值,目的是为了维护文学的独立与个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沈从文对当时文坛上浮泛而起的政治功利倾向与商业化色彩
沈从文充分肯定文学自由表达的价值,目的是为了维护文学的独立与个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沈从文对当时文坛上浮泛而起的政治功利倾向与商业化色彩,亦表现出相当的反感,不断写文章加以抨击。1933-1935年,沈从文在《大公报·文艺》上发表了《文学者的态度》《论“海派”》《关于“海派”》等文,引发“京派”“海派”之争;1936-1937年,他又发表《作家间需要一种新运动》《一封信》《再谈差不多》等文,引起持续约一年多的“反差不多”运动与争论。这两次论争,于沈从文而言,都在要求文学的独立性,排拒政治与商业对文学独立性的损害。
到了20世纪40年代,沈从文在写作心境发生变化,小说写作数量减少,写作方向出现了较大的转折时,依然对政治和商业可能或已经给文学带来的干扰给予严峻关注。1941年5月,沈从文在西南联大国文学会发表的题为《短篇小说》的讲话,以及他在1942年所写的《小说与社会》一文均明确指出,“一个作者……不懂商业或政治,且极可能把作品也写得象样些。”“过去十年新文学运动,和政治关系太密切,在政治不稳定时,就很牺牲了些有希望的作家。……这实在是我们国家的损失,值得有心人注意。”凡此种种,都清楚说明了沈从文对文学自由表达的坚持,可以说,他这样的态度是建立在自由主义立场上的,并为他的建筑“人性”神庙的写作提供了观念上的支持。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试析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
社会学及其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