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再思考(2)
2016-09-21 01:05
导读:针对“三农”问题,职教应发挥“近农亲农优势,积极参与农村成人教育培训,树立职教为“三农”服务的全新思想,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智力支持。同
针对“三农”问题,职教应发挥“近农亲农优势,积极参与农村成人教育培训,树立职教为“三农”服务的全新思想,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智力支持。同时,针对许多省区的新型工业化和先进制造基地建设,职教应积极探索与企业对接路径,面向知识经济与信息化社会,培养与生产、服务、技术与管理第一线相适应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加快管理体制、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专业学科改革进程
加快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教育厅(局)与劳动厅(局)交叉领导局面。探索职教集约化、连锁化发展路子。调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办学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专业结构,建立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具有活力与张力的管理体制及灵活善变的运行机制,建构与人才需求动态衔接的专业学科体系。
对外通过“民办公助”、“公办民助”、“公民合办”形式,探索多元投资主体办学体制。特别是要吸引农广校、电视大学的教学资源共同进行“涉农教育培训”,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办学,吸引社会力量,优化职教实验设施和实习基地。盘活职教师资,优化资产结构。有条件的可以组建企业化、专业化职教集团。就学模式上可以实行弹性学制,尝试学分储蓄。
(四)迫切解决好一个观念、两种能力、三层关系问题
一个观念是从源头上清除职教是末流教育的社会意识,帮助社会、企业、家庭树立新的人才观。两种能力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强化职业敬业与责任,注重实践能力开发,实施一本多证(特别是各种农技、务工技能证)。三种关系是处理好文化课与专业课、学历与技能资格、针对性与适应性的辩证关系。
(五)突破初级、粗放的办学发展阶段
在初创时期,职校可以通过追求适度规模,以谋取规模效应。待学校步入成长期后,必须将建校重心移向质量、品牌乃至文化建设上来。以优秀学生和优质师资打造教育、教学强势品牌。通过学习借鉴、吸收内化,致力于教育、教学文化培植,最终造就以师德学识吸引人、以品牌形象凝聚人、以职教文化感召人的职教办学机制。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论文出处(作者):
浅谈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职能的实现机制与主要对策
谈高职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