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浅析让教育理想实现“软着陆”(2)
2016-10-04 01:03
导读:一般情况下,需要“硬着陆”的理想都是美的,甚至是纯美和唯美的,它对人们的美与丑,进步与落后伴生、共存的“观念的现实”常常是一种强烈的冲撞
一般情况下,需要“硬着陆”的理想都是美的,甚至是纯美和唯美的,它对人们的美与丑,进步与落后伴生、共存的“观念的现实”常常是一种强烈的冲撞,决绝的叛逆乃至于无情的颠覆。我们当然希望人们能以理解和热情的态度期待、接受、拥抱这种冲撞、叛逆和颠覆,以“三下五除二”的快速,爽利解决积少成多、积重难返的教育问题。但事实上,很少(难)有这样的可能性和普适性。(要不然,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等问题不早就解决了?)正如复旦大学林尚立教授所言,中国传统文明有旺盛的生命力,也因此形成内循环,有很强的闭合性;它是在闭合的过程中不断走向完善的。我想,教育观念作为一种文明现象,也是这样,我们必须承认、正视、容忍它的闭合性,更多地采取量变促质变的“渐染(渗透)”和“渐进”方式而不是“一刀切”、“大跃进”的方式来改变、改善和改革它;否则,很可能导致新观念的难产,以及教育理想无法“着陆”而粉身碎骨的惨剧。
由此反观新课改,它确有其强制性,但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实验期,并且还要有广泛深入的舆论造势等“配套措施”的支持和支撑,可见,它的起点是“硬”的,落点却是“软”的;其“化硬为软”的策略值得深思和借鉴。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