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底线评价追求的教育平等是理想主义的平等
社会平等是相对而言的,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平等。教育平等亦然,教育平等依托于社会平等。我们谈论教育平等时如果离开了社会平等这一具体前提,也就缺少现实意义。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真平等是要求大家的立脚点平等的观点,“你的脚站在什么地方,我的脚亦站在什么地方。大家在政治上要求站得一样平,经济上也要站得一样平,这是大家立脚点平等,这才是真平等”。陶行知先生的言论有两个特殊的背景:旧中国的政治不平等,旧中国办的是旧教育。那时的中国教育非常落后,私塾等旧式教育的影响还很大,更不要说现代义务教育的普及了。因此真平等作为一种教育的理想诉求在当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我们现今社会与陶行知的时代已相去甚远,我们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部分省市已把普及高中教育写进了工作计划。陶先生的立脚点的教育平等是应当时之现状而提出的教育理想,充满了理想化的浪漫色彩。在现时的教育背景下再来把这种做法当作一种理想是很难切合实际的。底线评价观认为顶线评价造成了精英与平民的对立性,这种对立性造成了极端的不平等。“可以想见,这些可能的新生代步人社会之后,无论如何也体验不到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的光荣了,因为社会各界在他们的青少年时代,就从来也没有给予他们这种光荣,而且在基础教育的顶线评价中,他们已经被过早地烙上了失败者的耻辱印记。”川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存在,人们的学习结果和能力水平会有很大差异。而差异就是不平等,承认差异就是承认不平等,这是现实的态度。教育过程中理想化的绝对平等是不存在的。
二、现实困惑:一曲教育理想者的田园牧歌
应然的教育价值取向与实然的教育现实必然存在着矛盾,教育理想的诉求往往变成了远离现实的理想主义的独白,美好的理想变成了一首浪漫的田园牧歌。底线评价的现实困惑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