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理白族工匠村传统工艺的开发与保护
2017-07-24 01:08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论大理白族工匠村传统工艺的开发与保护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在现代文明席卷全球的今天,传统民间工艺不可避免地受到
摘 要:在现代文明席卷全球的今天,传统民间工艺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技术的冲击,面临着衰退和消失的趋势。但在偏远的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村,传统贵金属工艺却得到了恢复。由于旅游产业的介入,使手艺人的创作具有了更多艺术创造的成分。以当地的田野 调查为依据,从旅游场域的视角,以大理白族工匠村传统工艺的开发和保护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和地方性知识的资源研究个案,将其放入到特定的社会背景中,通过其历史的区域的观念变化与调适,及其与地方利益和民族利益关系的分析,探讨其旅游实践层面上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开发和保护问题。
关键词:传统工艺;地方资源;旅游场域;开发与保护
一、新华村的区位环境与资源优势
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村在云南省西北部,鹤庆县城以北4公里的凤凰山下。距丽江机场12公里,西与洱海、剑川接壤,北与丽江毗邻,是旅游的热点景区。新华村有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1,090户,5,303人,白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5%,是一个典型的白族聚居 村寨。
过去,这里传统的手工艺制作仅限于农闲季节,“小炉匠”们游走他乡,一头行李一头工具,挑担跋涉,走一路打一路,生活难得温饱。近年来,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新华村大力发展民族手工艺加工业,将古老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富民兴村的路子。目前已形成了“家家有手艺、户户是工厂、一户一品、一村一业”的发展格局,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华旅游村”。随着大理、丽江机场通航,大理至丽江二级公路开通(大丽铁路也将从此通过),区位优势凸现。新华村结束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境况,一跃成为大理、丽江、迪庆、西藏间来往的黄金通道上的一道风景,声名与日俱增,倍受专家、学者看好。新华村日渐凸显出的传统加工工艺的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首先,新华村具有悠久的首饰加工历史。早在唐代南诏国时期,新华村的村民们就开始加工民族首饰等工艺品,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产品和手艺沿着茶马古道流传在民间,“ 鹤川匠人”的美名也因此而享誉海内外。据《鹤庆县志》记载,在明代,新华人即以门扣、手镯、锅、勺、瓢等铜制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为主,手艺以家传为主;以谋生、养家糊口为目的。新华村的银匠从小走南闯北,手艺谋生,在游历中各地文化,丰富提高自己的技艺。在西藏、青海等很多地方,来自新华村的银匠打响了名头,承揽制作了大量藏传佛教寺院的铜宝顶、法号、佛像等宗教用品及藏族同胞喜爱的生活用品、金银手饰和工艺品。
解放前,银料主要来自云南各产银区。做生意的人买来卖给新华的手艺人,以红河州的银用得最多。过去做金银饰品,主要是老首饰翻新。近年来国家放开白银市场后,原料已不成问题。现在银料的来源主要来自银行,新华村现在一年要加工40多吨银(。改革开放后,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经过新老艺人的不断探索,新华村的银制手工艺品以传统工艺为基础,沿袭家庭作坊、手工制作、个体经营模式,逐步走上规模化生产经营的道路,基本上形成“一村一业、一户一品、前店后厂”的生产格局。包括生活、宗教、装饰、收藏等大类的手工艺制品,风格多样,手工精湛、精美绝伦,畅销全国,远销美国、法国、印度、尼泊尔、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其次,新华村具有分工严密的家庭作坊传统优势。新华村民族手工艺品的生产方式基本上是一家一个小作坊,制作工匠以家庭成员和亲戚朋友为主,传艺不论男女老少。银器制作的工艺过程包括下料、打银片、加铅模、灌铅、贴上纸图案、用凿子刻花、抛光、焊接、镶嵌、包装等工序,有时根据需要还要进行熔化、拉丝等工序。每家大院内约十多在忙碌:有的在焊接、有的在刻花、有的在编织银丝、有的在金属模中敲打银器、有的在火炉旁对器物进行铸造成型,是一个分工严密的家庭作坊。由于做银器是精细活,一件银器往往要做数天的时间。目前,新华村做银器工艺品规模较大的是寸发标家。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新华村把家庭作坊改造成有可视性的参观场所,让游客在选购工艺品的同时还能领略到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工匠们在制作过程中只用简单的木墩、小手锤、小凿子等工具,凭着工匠熟练的技巧、精湛的工艺敲打出一件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的民族用品。在“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一件件做工精美而细致、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银器,如九龙壶 、九龙杯、手镯、戒指、耳环、项链、银碗、银勺、唢呐、敬水壶、大小号、百家锁、麒麟、胸链、门环、牛角刀等种类繁多的工艺品,从他们手中渐渐显露出来,让游客赞叹不已。
其三,新华村具有自成一体的家庭器物品种加工传统。新华村的手工加工器物基本上形成了一家一个品种,互不重复。“一户一艺”,每家钻研、开发的东西不同,我做首饰你就做生活用具。每家各做一种风格的器物,从而各家都有固定的品牌,如有专做刀鞘的、专做藏刀的、专做手镯的、专做酒具的、专做包碗的等等。全村的产品百余种,大都兼有使用价值和观赏收藏价值。工艺品质地有金、银、铜等,依市场供需、用料多少、物件大小、技术含量和费工时多少,其价格从三四元至上千元不等。从每件精巧绝伦手工艺品中可以看出新华村人的心智,透射着白族人民的智慧与才华。
一户一品的加工传统,既避免了恶性竞争,又增加了品种和文化含量。九龙壶酒具是寸发标的代表作,这种九龙壶要九做5天才能完成。其造型和风格明显受藏族康巴工艺美术的影响。八个纯银酒杯放在一起,银光交相辉映。由于做工精细,造型美观,工艺精湛,独具匠心而闻名于藏区,出自该村的不少工艺作品还在布达拉宫陈列。
二、新华村传统工艺的旅游场域
大学排名
杨丽琼:论大理白族工匠村传统工艺的开发与保护场域(field)的概念是法国社会思想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受韦伯的社会力量(social forces)和涂尔干的社会分化(social differentiaton)观的影响下提出来的。布迪厄认为社会不是一个大社会整体,而是域化了的社会空间和他所界定的分合“场域”。“场域”是权利分布的结构,是赖以获得利益的空间范畴和地位之间客观关系的领地。任何人、任何阶层在一个社会中都处在一个位置上,这一位置的大与小就决定了他在社会空间场域中的大与小。为了获得社会生活中更大的“空间场域”,人们就必须进行必要的“资本投资”,它是获取社会空间场域的一个不或缺的因素。布迪厄用
社会学方法建立了一整套分析“艺术制度”的理论,在他看来,诸如艺术品的造就、艺术家的生成、纯粹的审美经验的出现,以及
美学话语的滋生等问题,都必须“历史化”。“对艺术品的经验之所以会直接具有意义和价值,这是同一历史机制的两个互为根基的方面达成一致的结果:一个方面是文化惯性,另一个是艺术场域”。在这空间内,场域参与者之间不断发生着争夺资本的活动,场域本身又与场域参与者具有创造性功能的“惯习”不断进行着“外在结构内在化”和“内在结构外在化”的双向互动。(旅游场域是存在于旅游空间的客观关系网络或结构,这个活动空间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身的活动主体,如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和当地居民。
第一,当地政府。为了加快开发新华村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鹤庆县委、县政府将它作为县 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并于2002年开始了招商引资。鹤庆新华民族村通过文化旅游资源经营权的转让,引进民营企业盛兴集团投资,欲走一条政府引导、企业投入、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路子。新华村景区开发建设管委会具体负责实施。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第二,旅游开发商。鹤庆新华村有着上千年银器加工的历史,这里加工的银器手工艺制品远 销泰国、缅甸、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以及日本、美国等国家。云南盛兴集团看准这一产业优势,于2000年介入旅游产业和旅游工艺产品开发经营,鹤庆县以转让新华村旅游资源和 经营权的方式吸纳盛兴2.67亿元资金,欲将新华村打造成国家4A级景区和西南最大的旅游商品集散地。盛兴集团老总寸圣荣回新华投资的主要的原因是他是土生土长的新华人,长期以来有回报乡邻的心愿。盛兴虽是一个资金雄厚的大型商贸企业,但毕竟没有自己的实业,一直都在寻求发展实业的机会。而就在这时,新华村需要引进资金兴建文化产业。2003年6月盛兴集团取得了石寨子的开发经营权,对新华村的文化资源进行了深度挖掘、整理开发。让游客在这里不仅能欣赏美景、购买手工制作的银器,而且还能亲身体会银器制作的过程。盛兴集团于盛兴集团依托新华村文化资源开发旅游文化产业,主要围绕扩建新华村旅游交易商品市场、恢复新华村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进行凤凰山包装工程、兴建白族饮食一条街、建设水上休闲游乐设施、白族民间手坊及美化、绿化工程等7个项目进行。七个项目的总投资高达2.67亿元人民币。由于债务方面的原因,目前盛兴集团主要完成了“石寨子”广场和“云南银器博物馆”两项工程。因此,选择旅游开发商仍然是新华村的重要。
第三,当地工匠。身份的转变,从民间手艺人到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寸发标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工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之后成了文化名人,进而又成为一个带来经济经济效益的文化品牌。现在寸发标主要从事工艺品的设计,他所做的工艺品,有的已远涉重洋到了异国他乡。
中国大学排名 工匠回流与艺术创作。近年来,新华村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民俗文化村”,新华村好几位有名的工匠也被授予省、州文化部门“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在这些民间艺术家的带动下,新华村手工艺的品牌越来越响。从1998年以前的民间市场发展到现今的旅游市场,外出的“小炉匠”纷纷回来施展才艺。在“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寸发标家中,有一件精美的银质九龙壶,九条龙盘在壶盖、壶嘴、壶身和壶座上,龙头、龙身、龙尾在云雾间翻腾,连龙须都纤毫毕现,栩栩如生。九龙壶装满酒刚好能将8个酒杯斟满,一滴酒不剩,令人啧啧称奇。
据新华村景区开发建设管委会主任介绍,新华村有800多户从事手工艺品制作,其中做贵金属工艺最多的是凤翔村,有100多户,300多人。其特点是对贵金属如金、银、白铜(铜镍合金)进行加工。村民月收入很高,最低的每户也有2,000多元,是鹤庆有名的首富村。由于 做工艺活很忙,收入又高,该村的农活基本上是请外村的人做。 三新华村旅游资源及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开发
(一) “银都水乡新华村”
新华村依山傍水,有着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浓郁的白族风情。村头的黑龙潭清澈见底,水面密布着洁白如玉的海菜花。村东南一公里处是一片2,000多亩的草海,水域宽阔,水草丰茂, 盛产莲藕、菱角、海菜花和鱼虾。冬季有野鸭、白鹭到这里越冬;夏季,荷花怒放,呈现一派高原水乡景色。排列有序的白族民居、古色古香的石桥、坡度不同的石板路,为新华村营造出古朴自然的文化氛围。河道从家家户户门前屋后流过,河水清澈洁净,有30多眼泉分布在村民家中。清凉甘甜的泉水从院子里的岩隙间喷涌而出,为新华村增添了生动蓬勃的朝气。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同样是白族,但这里的民风民俗却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如妇女着装就和大理下关的白族不一样。大理那边的姑娘头饰叫“风花雪月”,鹤庆这边的姑娘头饰则叫做“蓝天白云”。这里还有很传统的“帮辈文化”,村里某一家有什么事情,同属一个帮辈的人都会前来帮忙。
在省与州党委、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自1997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对新华村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集中开发。1999年被定为省级民族旅游村。2001年7月石寨子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国家2A级景区,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命名其为“中国民俗文化村”。
(二)“石寨子”广场
盛兴集团依托新华村文化资源开发旅游文化产业,扩建新华村旅游交易商品市场。2004年底,融汇地方园林文化、汉藏白民族文化的“石寨子”广场在新华村建成。高高的门楼飞檐翘角,彩画、泥塑充满着浓郁的白族乡土气息;9个完全按照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的格局兴建的场馆。“石寨子”成为东南亚最大的民族手工艺品生产交易基地和集中展示以鹤庆为代表的优秀白族文化的“大观园”。凡是到大理、丽江旅游的游客,很多都会到新华村观光,购买独具民族特色的工艺品作为旅游纪念。现在新华村平均每天要接待近200个旅游团队,去年接待游客超过了100万人。该市场促进了艺术品的生产,并使古老的传统得以振兴。
(三)中国第一个银器博物馆——“云南银器博物馆”
盛兴集团投资4,000多万元在景区石寨子广场内建起了占地1万平方米的“云南银器博物馆 ”,在旅游中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含量。馆内收藏了唐宋至今散落在民间的2,000多件珍贵银器 手工艺品,包括装饰品、生活用品和宗教法器等3大类,其中不乏古代银器中的珍品和稀世之宝。这些展品从类别上讲,包括了碗、杯、盘、壶等日常生活用具,佛像、转经筒、法螺、供器等宗教用品和头饰、耳饰、帽饰、腰饰等配饰品;从工艺上讲,有鎏金、烧蓝、掐丝以及镶嵌琉璃、象牙、珍珠及各种宝石等;在技法上讲,有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镂空雕及薄意阴刻等;在装饰题材方面,有各种花卉、动物、人物、山水楼台及种种组合性的吉祥图案,如双狮戏球、龙凤呈祥、花开富贵、年年有余等。整个陈列涵盖了银制品使用功能的方方面面。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四、新华村旅游艺术与族群认同
创新求异是艺术创作的一项重要法则,不断创新求异是制造文化资本稀缺性的方式。艺术家有着自身独特的创作技能和风格,这种技能和风格是其他人所不具备的,其独特性也就意味着该文化资本的稀缺性,这无疑保证了文化资本的价值。创新与变化是艺术领域的常态,一小部分文化生产者带着一小部分消费者的期待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艺术作为一种表意方式,更为直接地表达着人们的认同,表达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以及他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它是族群认同、身份诉求的表现途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区公众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觉保护意识。因此,作为个案形式,新华村的族群认同状况就直接关系到其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新华村传统手工艺的复兴增强了民族认同感,激发了民族自豪感。新华人通过手工艺在当地的产销,获得收入,使他们不用再去游走四方。在新华村,银器加为当地白族人民传统文化的代表,在族群认同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银器加工还被当作是一种地方文化资源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作为当地发展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当地政府为了加快开发新华村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将它作为县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鹤庆新华白族村通过文化旅游资源经营权的转让,引进民营企业盛兴集团投资,欲走一条政府引导、企业投入、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路子。除传承和保护外,地方性知识与族群认同表明了银器加工对于本民族和地方经济的重要性。
五、结语
通过旅游场域的视角分析新华村传统工艺的旅游产业个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方面启发。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第一,通过参与旅游业,当地居民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了自文化的魅力,增进了民族自豪感, 认识到保护和传承自己文化的必要,进而增强了民族认同意识。这一切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最为关键和最为重要的因素。民族文化的开发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区公众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
第二,“权力”是保护艺术的一种手段,通过这种保护唤醒当地人的文化自觉,主动参与工 艺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发挥当地人的主体性——“当地人自己的保护”,这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也是确保艺术永恒生命的基石。在政府的主导开发中,新华村不仅保持自己的传统,而且还把它作为一个产业发展了起来。旅游与文化结合使当地民族民间工艺产品焕发出新的生机,鹤庆新华村银铜民族民间工艺品,已发展成为富有文化内涵、艺术魅力和高附加值的文化旅游产品。现代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拓宽了民间艺术的市场,旅游商品促进了旅游艺术品的创新,民间艺术也就成为了地方文化的象征符号。
第三,作为旅游场域中的各参与者,由于各自在场域中的位置和利益的不同,因此必须搭建 场域参与者公平竞争平台,培育参与者的旅游场域惯习,将这中培育融入到场域的建构之中,才可能实现旅游发展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第四,蓬勃兴起的旅游产业,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经济和文化力量,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当地 的民族文化。游客的大量涌入和需求的增加,加速了白族传统文化的变迁。
参考文献:
[1]王建民.田野与艺术人类学、审美人类学学科建设[J].广西
民族学院学报,2004,(05).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2]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西部民间文化[M].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6.
[3]付娅.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J].贵州民族研究,2006,(01).
[4]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5]张国举.关于旅游场域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6,(03).
[6]杨福泉.云南民族民间工艺技巧[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7]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8]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M].南宁:广西师范出版社,2005.
[9]瓦伦•L•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