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加快天台品牌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2017-08-05 01:14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关于加快天台品牌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发展品牌农业是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提升农业竞争力的
  

  摘要:发展品牌农业是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选择。欠发达县市如何发展农业产业经济,如何增进农业品牌效应,是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所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文章从天台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入手,全面梳理了品牌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天台品牌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品牌农业;现状;对策
  
  品牌农业就是以品牌建立和综合运用为基本标志,以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全面改造为保障,以强化差异和特色竞争力为重点,以寻求产业市场优势和超额利润为目标的现代农业形态。品牌农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
  路,也是提高天台农产品综合竞争力,增加农民增收的有力措施。
  
  一、天台品牌农业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近年来,天台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天台已有石梁牌高山蔬菜、人贵牌粮食制品等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称号,石梁牌高山蔬菜和天台山云雾茶获得浙江名牌称号,有7个农产品中获得有机认证,有3个获得省绿色农产品认证,有19个获得全国无公害认证,有效农副产品注册商标80件。天台的农业品牌建设与南边县市区存在较大差距,天台农业品牌呈现“三多三少”局面:注册商标产品多而形成规模的少,“大路产品”多而名牌产品少,“提篮小卖”多而挺进超市、走出国门的少。80件注册商标中有60件尚处于闲置状态,著名农产品品牌寥寥无几,尽管天台山云雾茶、石梁牌高山蔬菜等曾获得国家和省市级大奖,但并未产生其应有的效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还是空白,其相应企业产值大的才几千万元,小的仅几十万,大多为作坊式加工的产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普遍处于小、弱、散状态,由于规模不大,广告等宣传力度不强,更使天台农业品牌影响力不高,品牌效益低下。农业品牌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天台农业品牌“长不大”值得思考。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天台在农业品牌建设当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一是部分生产经营者品牌意识不强,导致天台一些农产品市场份额小、经济效益低。由于缺乏相应品牌,天台三州的茶叶、白鹤山毛科的柑桔等被其他县市低价收购后,经过包装后高价卖出,成了他人的嫁衣。二是护牌意识还不强,未能有效巩固和扩大已有的市场优势。随着其他山区县市高山蔬菜产业的壮大,天台石梁镇农民未能在发展中创新,维护好石梁牌高山蔬菜的品牌优势,使得天台高山蔬菜产业未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位置。天台山牌茶叶实施统一包装,但茶叶未分等论级,良莠不齐,严重伤害了茶叶品牌。三是基地生产规模小而散,农产品生产的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其突出表现在,天台每年都化大力气搞农产品展销会、对接会,但天台七大主导优势产业的相应农产品数量不多,难以满足大都市超市的常年供货,稳定性差,因而消售渠道狭窄,销售市场档次低,经营效益不佳。四是目前农产品品牌的整合力度还不够,天台茶叶、杨梅、梨等同类农产品的注册商标多而杂,未能抱团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变成了浅碟子产业,大宗交易无法装载,零星交易无法取得理想价格。
  
  二、天台品牌农业建设的应对措施
  
  (一)政府主导,制定农业品牌战略发展规划
  品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行政手段的推动,全县应尽快建立一个农业品牌建设及名牌战略领导机构,放开眼界,把农产品放到全省、全国的范围内来定位发展,制定农业品牌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建立完善机制,加强品牌质量保证体系和诚信体系建设,发挥农业品牌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学规范品牌经营,自觉维护品牌形象,加快促进“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的良性互动局面形成。可以预见,当龙头企业具备一定实力后,创立自己的品牌就会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品牌战略将成为农业经营者的自主行为。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有序管理,实施农业品牌整合
  传统名优农业都以地域为基础,加强对农业品牌建设及名牌战略实施,通过有序管理,把有限的资源盘活,降低成本与分担风险,突显地方特色,并可掌握农产品价格定价主导权,实现网络化销售渠道。品牌整合后的广告宣传和市场营销已不再是一种产品,而是一个“大品牌”涵盖下的所有产品,这就使得“大品牌”更趋向产业化的内涵,有更强的竞争力,这也使得天台有限财力在创建农业品牌过程中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全县力争1-3年,做到全县同一类农产品主打一个品牌,并争取每一个产业创出2-3个在全省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目前天台“石梁牌”小花生已开始实行统一收购、统一炒制、统一包装,济公特产公司等四家茶叶企业也以统一加工、统一标准、统一使用天台山牌商标的方式进行生产,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为开拓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营销推介,提高品牌农业影响力
  培育扶持农业品牌经营主体,增强农产品开发加工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行业协会是农业品牌经营的主体和核心,通过基地、订单、股份合作等途径,鼓励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建立更加稳定的产销合同和服务契约关系,以品牌为载体,将分散的千家万户联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加强名牌产品和品牌农业形象的塑造和宣传,积极帮助企业做好品牌宣传策划,广泛参加农博会、推介会、名优品评比等各种活动,促进品牌农业输出,扩大名牌农产品知名度。针对各大城市宣传,县里要分年、区块排出宣传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促销,广大农业龙头企业要及时跟上,占领农副产品根据地,站稳脚跟。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增强市场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品牌农产品专销柜、放心店和市场建设,不断提高品牌农业的辐射面。例如开化县就是利用中央电视台的扶贫广告,宣传了开化的茶叶,创出了开化茶叶的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四)多举并下,做大做强特色农业
  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品牌农业建设要求名特优农产品更注重产品质量和内涵的提升,做大、做强农副产品。
  1、项目带动,以项目建设壮大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带动是农业经济快速腾飞的关键,把创建国家级生态农业县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活动与推进品牌农业有机结合起来,把各类农业基地建设、区域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项目与名牌农产品的培育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并坚持好中选优的原则,整合项目资金,加大对特色优势产业区域的扶持,着力抓好生产基地建设,建成一批优势产业园区和休闲观光农业园,发展以三州乡乌药为核心的中药材基地,发展以石梁高山蔬菜为核心的山地蔬菜基地,发展以雷峰乡生态农业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基地,发展以南屏乡紫莳药、小种蕃薯、吊瓜为核心的特色农业基地。
  2、效益推动,建设壮大特色产业发展。万元田建设就是积极利用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采取硬件与软件结合、优质良种与实用技术组装配套,提升改造传统种植模式,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实现亩产值超万元,亩纯收入占60%以上,其实质是高效生态农业的具体化。天台现有万元田6174亩,作物类型有设施蔬菜、大棚西瓜、铁皮石斛、药材(主要为白术)、高山蔬菜、食用菌、杨梅、葡萄、茶柿混交、胡萝卜等十种,除设施蔬菜外,其余均属天台七大主导产业。目前天台除铁皮石斛为企业大规模种植外,其余万元田农作物占同类作物的比重较少,万元田受市场和灾害的双重约束,产值年际间波动大。因此,全面分析,经验总结现有“万元田”的种植模式、农作制度、经营方式、经营主体,立足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主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万元田”建设硬件水平,并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万元田”稳定发展,是发展壮大天台主导特色产业的一个有效途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三品”建设,促进品牌农业建设。“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已经成为社会公认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深受社会推崇,北京、上海、大连、郑州、深圳、武汉等大中城市,在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过程中,都把“三品”作为农产品免检入市的准入条件。因此,天台要强化生产标准实施和农产品安全检测:围绕主导产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应用好产地编码,强化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结合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优化整合检测资源,配备现代化监测仪器设备,加强检测机构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建成布局合理、职能明确、齐全、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加强协作,支持和鼓励传统农产品、历史品牌产品的集中产区,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名牌农产品(三品一标一名牌),加强认证基地和产品的质量监管,提升农业特色产业,打造农业区域品牌。
  
  参考文献:
  1、张洪让.“三品”要推行品牌化发展[N].农民日报,2007-07-25.
  2、姚艳,陈娟.浙江省农业品牌战略实证调查分析[J].当代经济,2008(1).
  3、马建中,张俊飚.湖北省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理论月刊,2006(11).
    上一篇:衡阳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环境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