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民族就业政策评述
2017-08-08 04:53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近年来民族就业政策评述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 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解决民族地区居民
【摘要】 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解决民族地区居民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针对性很强的民族政策。这些政策对民族地区的率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出台的民族政策作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 民族政策 再政策
在我国,民族政策是指国家结合民族地区实际,遵循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解决劳动问题所制定和实行的基本原则、方针及做法规定。因此,民族地方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少数民族问题,禁止歧视少数民族劳动者,并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努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
一、民族政策回顾
1、政策
(1)通过法律保障、资金扶持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提供保障。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法》作出相应规定,要求各地方要重视对民族地区干部和人才的培养,不得歧视不同种族、民族和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从业人员,并对这些人员要采取特殊措施优先照顾和扶持、鼓励各种人员参加自治地方建设。另外,据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来,为了加强少数民族集中的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情况,原
劳动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对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仅2007年,各补助广西、宁夏两区就达到100万元。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力度。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推动下,一项名为“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项目自2005年起先后在云南、宁夏、青海、甘肃等省区实施。同时,职业也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项重要措施。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介绍,2007年,通过高技能人才师资示范项目和技工院校校长班等活动,免费对50余名少数民族地区技工院校“一体化”骨干教师进行了技能,对10余名少数民族地区技工院校校长进行了业务素质和能力提升。另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帮助2所少数民族地区技工院校获得近3000万元的政策性贷款。
(3)民族自治地方录用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适当照顾。近年来,在招考时,民族考生的录用比例均超过了报考比例,有的自治地区少数民族的录用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地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在录用时,一些省区专门拿出录用计划和职位招录民族考生,并且民族考生还有加分或降分的照顾。此外,各地还采取了一些其他的照顾政策。
2、再政策
再政策主要是针对由于经济体制变革所导致的以下岗职工为主的体制性失业构成的失业人员。对于这类经济转型时期产生的失业,我国政府采取了特殊的解决方式——实施再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通知对政策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指示。
(1)对下岗失业人员再采取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从1994年工商税制全面改革以来,税务部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针对再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且国务院也要求个别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2005年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新的税收政策。新税收政策与原有政策相比调整了两大内容,一是延长了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时间,从2005年底延长至2008年底;二是将过去的全额减免或按比例减免改为按吸纳人数定额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