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需求对经济发展作用分析
2017-08-08 04:50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三大需求对经济发展作用分析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1929年至1933年,西方国家爆发了一场无法阻止的经济大危机,
摘 要:1929年至1933年,西方国家爆发了一场无法阻止的经济大危机,而传统经济学却无法解释这一生产过剩的现象。凯恩斯提出:需求才是重要的,现实中,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生产过剩的危机。他主张用扩大总需求的方法来扩大以带动经济总量的增长。当期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经济危机使我国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运用“凯恩斯主义”的相关观点为我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寻找出路。
关键词:三大需求;经济发展; 消费; 投资;基础设施
总需求(AD)是全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Y=C+I+G+(NX)。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总出口成下降的趋势,所以我国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由凯恩斯理论对于总需求管理,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拉动国内需求,即刺激消费、扩大投资、加大政府支出,下面就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1 刺激消费
在各国相继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扩大居民消费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中短期来看,各国扩大消费的各项举措,其直接目的是让民众有钱去消费;而从经济发展的纵向线条来看,这些举措的效果如何还要看居民是否敢于去消费。这并不仅仅是观念的转变,背后依托的是一国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是否有一整套利于消费的结构和体制。而这也正是当前中国需要向世界其它一些成熟经济体所需要借鉴的地方。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判断经济前景的一个重要先行指标,是一国居民对消费支出的预期反映。全球主要经济体在过去的一年里,消费者信心指数一直在呈现下行的走势。去年初,在经济危机刚露头时,由于能源和食品价格的双重暴涨,大部分国家的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明显缩水,消费者信心指数和实际消费支出减少成为主要经济体经济运行中的共同特点。到了下半年,国际能源和食品价格的高烧退去,但是经济危机开始全面显现,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已无异议。作为宏观经济在微观个体的最直接反映,居民消费不振已不只是某些领域价格高与低的问题了。在各国走出经济衰退尚无一个可预期的时间表之时,不难想象消费者信心指数将保持低位或者一直一路下滑。从全球宏观经济大局来看,各国扩大内需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欧、美、日、俄等经济体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些国家与中国一样,都在转身共同开拓国内的消费市场。这些国家在启动国内消费市场时,尽管国情与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有所不同,但其中也不乏共同之处。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消费者指数从2008年4月到2009年1月呈持续下降趋势,而且每期的消费者满意指数都低于消费者预期指数,这说明要增强消费者信心指数首先要使消费者满意,这样才能提高消费者对未来消费的预期,最终刺激市场的活跃发展。
2 扩大投资
企业家信心指数是根据企业家对企业外部市场经济环境与宏观政策的认识、看法、判断与预期而编制的指数,用以综合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的感受与信心。
国家统计局2008年10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3.8,分别比二季度和上年同期回落11.0点和19.2点。
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各行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全线回落。其中,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96.4,比二季度回落22.0点,回落最为明显;制造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9.3,也比二季度回落了13.6点。

调查还显示,三季度各登记注册类型企业、各种规模的企业以及东中西不同地区的企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与二季度和上年同期相比,都全线回落。
从2008年4季度的数据表明,本季度的各行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都有明显下降,固然影响企业的未来投资。在企业无利润可图或是低于其投资预期时,企业就会减少投资或者不投资。 3 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