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中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分
2017-08-09 02:38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中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强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
摘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强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忽视了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中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加以剖析,提出了对经济持续增长的路径。
关键词:农村内部二元经济;制约因素;对策
1 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生
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工业吸劳乏力和城乡传统分割体制的双重限制下,广大的农民利用原有的“社办工业”大力兴办各种地方企业,加上政府政策上的鼓励,使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工业迅速壮大,掀起了农村工业化的高潮。三十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已经历过1984年-1988年、1992年-1997年两轮的超常规的发展跃升。从2003年至今,我国乡镇企业又进入了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据统计,2007年全国乡镇企业新增个体工商户65万个,安排110多万人,农村能人和农民工回乡创办的小型乡镇企业达85万家,当年全部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69620亿元,上缴税收达到7366亿元。1978年,乡镇企业开始起步发展,1987年乡镇企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到2007年全国乡镇企业职工已超过1.5亿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后创造了许多辉煌,成为了我国城乡经济市场化改革和以工哺农的先导力量。
农村工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一个完全区别于传统农业的独立部门,而同期的乡镇企业基本上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企业经营制度,进行的是市场化的生产经营,同传统农业的半市场化生产有着本质的区别。农村工业部门在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之间不断壮大,打破了原有单一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奠定了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的基础。面对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大规模兴起,许多学者认为它突破了传统的二元经济理论,避免了在经济一元化的过程中对城市工业部门的片面的过分的依赖,充分发挥了农村的优势,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速了城乡经济的一元化。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化问题的专家小组也认为,农村工业与传统农业紧密联系,可以通过与城市工业的联系而提供一种强有力的城乡一体化,有助于减小城乡在收入、资本和技术等方面的差距,特别对于二元经济结构普遍存在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化对于阻止农村向城市的痛苦迁移和缩小城乡差别有着重要的作用。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以上分析表明,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是基于如上考虑,我们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表现为新型的双重二元结构。
2 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的制约因素
始于农村工业化的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就像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工业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样,是一种必然的经济现象,在中国这样一多地少,经济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是决不能仅仅依靠城市工业来带动和改造传统农业的,我国目前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的基础还很强大,经济结构的异质性使宏观政策的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中就存在着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乡镇企业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贡献逐渐减弱和农村城镇化水平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乡镇企业设备差、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不高直接导致了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难以维持企业的发展;重复布局,规模效益差,往往导致产品销路欠佳等诸多因素使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逐渐减弱。从实际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转移的规模开始下降,农村工业化采取的以资本替代劳动的发展模式,使刚刚看到希望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又陷入绝境。剩余劳动力的大量沉积,对经济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