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中心的思考

2017-08-10 06:34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关于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中心的思考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 经济区 物流中心   【摘要】文章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 经济区 物流中心

  【摘要】文章探讨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物流现状,分析了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提出了构建新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中心的设想。

  一、引言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北海、钦州和防城港,同处于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邻国形成的两个扇面的枢纽位置。北部湾经济区是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出海的大通道和中国与东盟国家距离最近的港口城市群是最理想的交往平台。北海港、钦州港和防城港之间相距不到100公里,且有高速公路、铁路、海路相连。3个城市地域相通、干线相联、腹地相叠,定位趋同、产业同构,存在许多共性,统筹规划建立“组合港”是最理想的选择。南宁与北、钦、防城市群已成规模,目前陆上已有高速公路连接,今后还将发展为以轻轨和高速铁路连接,交通便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环境和条件非常优越,以内外两个三角形为框架,大三角是南宁、海口和河内,小三角是北海、钦州和防城港。从“泛北部湾”和“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的地缘格局和发展大势来看,应该效法广东之深圳、上海之浦东,成为振兴大西南、连接东盟、呼应珠三角“9+1”和东盟“10+1”的首要地区。2007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外贸进出口首超40亿美元,达到4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6%,超过同期广西外贸增幅11.5个百分点,占同期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4.5%(人民网:广西视窗,南宁1月15日)。2007年防城、北海、钦州3个港口的货物流量超过2000万吨,未来三港海轮可通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多个港口。到2010年沿海港口吞吐能力突破1亿吨,区域优势非常明显。同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面临着多区域合作的新兴机遇。北部湾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一个新亮点。2008年2月16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将成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中心的时机已经成熟。现代物流业发展开始由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迅速向环渤海湾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延伸,是经济大开发条件下的必然。物流业发展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中心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现状及分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现状不容乐观。物流行业才刚刚起步,规模小且相对落后。并且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着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等问题,多数物流建设项目是属于供应能力的扩张,而不是整合和提升原有供应能力,物流信息未能实现共建共享。物流企业规模小,大多是民营企业或个体经营户,80%的资产在10万元左右,有的甚至更少。据调查发现,北海、钦州、防城三港口的物流企业总计有50多家。且大多是半封闭式的作业,等人上门联系业务,物流信息不畅通。三港口的仓储能力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港口货物储量的需要。电子物流还是空白,传统交易市场商流还占据着统治地位。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较晚,这种后发展经济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跟不上港口发展的步伐,而且这种局面还可能维持一段时间,对物流发展的影响非常大。因此,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港口功能定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原“三港”功能定位在指导港口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局限,表现为港口仅局限为本地区服务,对港口城市之外的地区贡献少,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腹地经济发展要求和港口发展趋势,不利于整合港口资源、拓展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综合竞争能力。再者,港口疏运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铁路输送能力已成为制约港口发展的因素,目前,沿海三港的进出港铁路规模小,直通港口的铁路专用道少;另外港口与铁路、公路及场站之间缺少衔接,造成效率不高,未能发挥综合交通的整体效益。

    上一篇:谈对不同经济区域资金组织工作实施分类指导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