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和民生幸福范文
2017-08-14 01:11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科学发展观和民生幸福范文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民生幸福 公平正义 社会和谐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民生幸福 公平正义 社会和谐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重要治国思想和理念,它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
系统理论。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科学内涵、基本要求和精神实质作出了科学而严密的阐述。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科学发展观致力于经济与社会、社会内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科学发展观是关于新时期实现民生幸福的理论指南,为新时期实现民生幸福指引了方向。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重要治国思想和理念,它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并丰富、发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虽然这一理论提出的时间还不长,但是经过实践的检验,已经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科学发展观具有三个特点:科学性与亲和性兼备、全面性与和谐性相统一、务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2008年9月19日,在全党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要着力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兴办人民群众希望办的实事好事,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过程,成为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科学发展观是关于新时期实现民生幸福的理论指南,为新时期实现民生幸福指引了方向。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一、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科学内涵、基本要求和精神实质作出了科学而严密的阐述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科学内涵、基本要求和精神实质作出了科学而严密的阐述,从实现较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基础方面为新时期的民生幸福指引了方向。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实现民生幸福的物质基础。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追求的发展,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是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等各方面内容的一个完整而不可分割的系统。将发展列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并对发展的内涵作出严密的界定,就意味着实现民生幸福能够获得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从而保证民生幸福能够获得不竭的源泉。这是实现民生幸福的基本前提,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价值取向与民生幸福的要求是一致的,党的一切奋斗和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着力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在各方面都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也就意味着民生幸福能够获得可靠的保证。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发展的经济增长指标,而且要重视发展的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指标,走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不仅要关注人的物质生活的改善,而且要关注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从而为民生幸福创造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