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铜川市产业结构及转型措施分析范文

2017-08-18 01:54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铜川市产业结构及转型措施分析范文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  要:文章介绍了资源型城市铜川的基本现状,并对其产业结构现状
   摘  要:文章介绍了资源型城市铜川的基本现状,并对其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对煤炭采掘业依赖性过大等产业结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多元化发展及政府配套措施两个方面,对其产业转型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转型措施
        1铜川市概况
        铜川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南部,矿产资源丰富,现己探明或正在开采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油页岩、石灰岩、耐火粘上、陶瓷粘土、铝钒土和铁矿等七类十多种。从《铜川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铜川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128.65亿元,地方则政收入7.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91元。
        铜川支柱产业为煤炭工业和建材工业。全市含煤面积1298.31km2,占全市面积的33.4%。累计探明储量29亿多吨,保有储量23.7亿吨。铜川矿务局有10对生产矿井,年产原煤960多万吨。2008年铜川煤炭工业完成产值51.25亿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31 %。从事采掘业工人人数3.96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28.32%。
        2铜川产业结构分析
        2.1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
        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性产业往往在整个城市的产业结构中占据支柱产业的地位。从《铜川年鉴》可知,2008年铜川第一产业占GDP比重7.5%,第二产业占59.9%,第三产业占32.6%。第一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而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次序低。
        2.2产业结构呈超重型
        长时间以来,铜川把重工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采选业和初加工业为首的重工业占据了工业总产值相当大的比例。如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6.89亿元,而其中轻工业产值仅有70641万元。超重型的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铜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合理配置,导致了其城市经济对煤炭资源的依赖过大,当经济形势急剧变化时,其产业结构不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2.3煤炭采掘业是经济的支柱产业
        铜川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5.5亿元,其中煤炭采掘业完成产值51.25亿元,占约31%的比例,几占三分之一,而2005年占至50.9%。这种以资源开发及初级原材料加工输出为主的产业结构体系,没有形成以资源开发为基础、资源深度加工为龙头的优化产业链,主导产业单一,而且整个产业结构刚性强,缺乏张力。
        2.4对煤炭采掘业依赖过大
        在铜川从业人员结构中,采矿业从业人员3.1万人,约占所有从业人数的三分之一,而采矿业从业人员又集中在铜川矿务局。2006年铜川矿务局在册职工27143人,离退休人员32783人,职工家属21.7万人,共约27.7万人的收入与这家从事煤炭采掘业的企业密切相关,约占铜川总人口的32.9%。
        3铜川推进产业转型的措施
        3.1多元化发展,构建新的产业结构体系
        ①加强地质勘探,充分利用煤炭资源。铜川产业转型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降低煤炭采掘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但是目前铜川的煤炭资源并没有枯竭,可采储量仍有20多亿吨。虽然这些煤炭资源埋藏较深,开采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但是可以通过充分做好后续的煤炭勘探,利用尚存的煤炭资源,为产业转型和接替产业的发展积累资金、赢取产业转型的时间。
    上一篇: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经济法支持范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