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长期的研究表明,NGF的来源十分广泛。经典的NGF是从小鼠颌下腺中分离所得。Angeletti等从印度眼镜蛇中分离、纯化了NGF,并测定了这种NGF的氨基酸组成及顺序。在外周神经中,NGF主要分布在颌下腺、心脏、虹膜、皮肤、坐骨神经及输精管等有交感神经或感觉神经支配的组织。此外,NGF在肾上腺、睾丸、肝及骨骼肌等组织也有少量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NGF主要分布于海马、大脑皮层、中隔、Broea斜角带、迈内特氏核、嗅球及纹状体中间神经元的胆碱能神经元。最近,有报道从不同动物的不同组织、器官及人的体液,如唾液、血清、尿液等中分离、纯化出NGF。这些研究表明NGF可以由不同来源的细胞分泌,而不仅仅由神经细胞分泌。
此外,许多细胞(包括一些肿瘤)在体外培养下能产生NGF,在体外培养基中也能观察到NGF活性[12]。
3 生物学效应及受体
3.1 生物学效应
NGF是一种特异性蛋白质分子,其生物效应按作用的器官、系统不同可以分为神经系统、非神经系统两大类。NGF能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和纹状体的胆碱能中间神经元的发育、分化,在神经损伤的自我保护与修复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研究还发现NGF参与免疫造血、内分泌和生殖等系统的功能调节。最近研究结果也表明,神经元前体细胞在有NGF的环境中能继续增殖,而失去NGF时便分化成神经元,NGF能终止特定神经元自然死亡,维持神经元生存,增加神经递质合成[15]。
3.2 受体
NGF受体为跨膜糖蛋白,依其糖蛋白与凝集素结合的能力大小分为高、低亲和力两种受体。低亲和力受体(low affinity NGF receptor, LNGFR)不能活化内源性激酶,无生物效应。高亲和力受体(high affinity NGF receptor, HNGFR)与NGF的复合体虽分解与释放NGF缓慢,但NGF与HNGFR结合才能启动NGF的生物效应。
高亲和力受体(TrKA),是原癌基因(onco-gene)TrKA编码的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受体蛋白家族成员之一。TrKA被公认为NGF的功能性受体,和NGF结合后表现出诱导神经细胞合成蛋白和酶,以及诱导轴突生长等多种生物学功能[17]。
4 神经生长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NGF对单胺类能神经元并无作用,而是对某些胆碱能神经元有作用。外源性NGF可引起这类神经元增生和延长存活时间。NGF mRNA存在于胆碱能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生成的NGF可被这些神经末梢摄取,通过逆向运输到达胞体,对胆碱能神经元起营养作用[18]。近年研究表明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关的神经元除了有基础水平的NGF合成与释放外,NGF的合成及释放受到神经元活动的调节,而NGF本身又可使具相应受体的神经元递质释放增加,提示NGF可能作为一种选择性的逆向传递信使分子参与神经突触功能的调节作用[19]。
4.1 NGF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有关NGF保护脊髓神经元的作用机制可能与NGF下列作用有关:①稳定细胞膜内游离钙的水平;②降低氧化损害;③参与蛋白酶酸及基因表达调控;④NGF具有加强受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mRNA转录功能[20]。
4.2 支持中枢神经元的存活
NGF支持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存活。啮齿类大部分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发育时期的存活并不绝对依赖NGF,但成年时期需要NGF维持其胆碱能表型及终末视野大小。
5 神经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5.1 NGF对周围神经运动纤维的再生作用
姜万梅、苗文哲等人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局部注射NGF,经再生周围神经形态学检查、再生神经电生理检测后发现,注射NGF组显示再生神经干粗大,再生轴突数目多,有多而规整的神经束形成,再生神经运动纤维传导速度(MCV),优于空白对照组。这些实验结果提示:NGF对周围神经运动纤维的再生有促进作用。
5.2 NGF对损伤的周围神经后根节神经元(感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