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 林维启 整体观和辨证论治 制度和程序
林维启教授,退休前执教于甘肃省中医学院,临床用药多以成方为基础,出自《伤寒论》的方子占了相当比例,如使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汗证,小柴胡汤治疗经期感冒等。加减简洁,立意明确,颇有经方之风。我有幸师从门下,获益良多。本文仅就老师如何在临床诊断、治疗中灵活使用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理论的体会记述如下。
整体观就是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包括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两个方面。主要是用来阐述统一体的组成因素之间、统一体和组成因素之间的协调关系。解决的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问题,与系统论中的整体性类似,内涵非常广泛。如阐述生理的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治疗原则中的“三因制宜”等。
针对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社会环境的改变对疾病和人体造成的影响,林老师在治疗胃病时重视疏理肝气,用方多合入四逆散;来白银之后,通过临床观察,针对白银的环境污染导致的慢性腹泻,考虑到周围自然环境的改变对人体的影响,选用煨肉豆蔻、木香、木瓜、赤石脂、丁香等,自拟方剂进行治疗;针对现在的外感治疗中,病人为追求快速退烧,过度使用解热镇痛剂,常常汗出淋漓,导致阴精损伤,全身症状消失,后遗局部咳嗽不止的现状,考虑了常规治疗环境和方法的变化对治疗结果所造成的影响,选用麦味地黄丸加瓜蒌、贝母治疗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疗思想体现的十分突出。
辨证论治理论成形于《伤寒论》,后世多有发挥。《中医基础理论》给出的的定义如下: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从以上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以下两点:首先,证是作为感性认识的临床客观资料经中医理论概括、判断处理后,上升为的理性认识。辨证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论治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并反过来验证理性认识的客观真实性。其次,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有是证用是方”,证治之间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和时间次序。证治对应,先辨证后论治。辨证论治在其理论框架内是严格的,不是随意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理论源于实践,并在实践工作中得到检验和完善。对于初学者来说,如何完成从书本理论到临床能力的转变是每个医生都要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林老师给出的方法是:详细记录,总结有效方剂和治法,制定治疗预案,预案临床更新。这个过程可以表述如下,实际操作-准确记录-科学分析-提出预案-实践检验-效果评估-修订方案。显然,这是对收集资料-理论分析-证的判断-相应治疗这一过程的具体运用。由于是准备好的方案,所以林老师的用方表现出以下特点:首先是方子的稳定性强,加减也有明确的规定性;如柴青汤加减治疗颈椎病引起的眩晕,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产后肢体疼痛等,剂量、药味变化很小,效率很高。对胃病的治疗中,泛酸使用瓦楞子,海螵蛸,呃逆使用丁香、柿蒂、痛甚使用川楝子、元胡等,药味相对固定,剂量也有一定之规。加减也是方案的一部分,是随证加减,不是随意加减。其次是治疗的可重复性。林老师常说:“一个方子,我用有效,你们用也要有效才行。”即在相同的条件下,此过程可以重复进行。医疗过程的程序化保证了结果的重复性。程序可以遵循,现象反复出现,经验可以继承。最后由于方案的不断更新,使得治疗不断优化,疗效稳步提高。如林老师经常使用的乌梅僵蚕丸治疗慢性咽炎,甲鱼汤改善体质就是来白银后的方案更新。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