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 要:目前,众多高校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面临着发展滞后的局面。因此,从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目标出发,总结企业管理仿真模拟这种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经验,探讨管理变革新形势下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实践性环节改革与创新的思路和模式,便具有了重要现实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企业管理仿真模拟;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
现代管理科学和技术的高速发展、市场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众多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面临着发展滞后的局面。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引用企业经营管理仿真模拟的模式,将走出校门的要求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采取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和手段创新的方法使学生置身于真实企业的运营管理氛围,模仿企业的实际运作状况进行生产的计划与控制等工作,让学生在紧张而极具趣味性的模拟运营管理中得到能力的锻炼、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一 企业管理仿真模拟引入实践教学的必要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社会对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中强调更多的是:踏实的作风、协作与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主动参与能力、动态管理能力、全面的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不仅应具备扎实全面的理论知识结构,而且应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崇高的理想,并善于进行独创性的思维及具有不断进取的精神。这对新时期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实践教学作为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本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联系高校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的桥梁。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也必须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不仅要体现现代社会和技术对课程知识结构的要求,反映专业方向的学术前沿内容,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科学思维方法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而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时所普遍采用的实践教学模式不能妥善处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目前高校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过于强调以教师的教为中心, 而不是真正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经济专业的学生在经过几年的理论课程学习后, 不知道实际工作时如何使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 很多高校也曾采取了多种尝试, 比如将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引人到课堂教学之中, 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社会调查, 加强校外的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环节等等,但效果大多并不理想。实践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但如果仅仅是把实际工作常识引人课堂, 教会学生怎么填写支票、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等具体的操作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是怎样进行的,企业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经济环境。因此, 尝试选择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生, 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段, 组织他们按不同专业组成一个模拟企业进行模拟实践教学, 以此作为高校经管类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这对于突破原有的教学手段,探索如何缩短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际、实习和现实的差距, 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开放型人才等方面, 都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二 企业管理仿真模拟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应用(一)设定模拟企业的背景。在模拟实践教学中,首先对企业背景进行设定,设定为一家已经经营若干年的企业,拥有1个亿资产。资金充裕,银行信用良好。但是产品单一,而且正在老化。目前产品只在国内市场销售,市场竞争激烈。预计未来几年销售收入将继续下降。同时,还有5家公司面临同样的市场发展机会、新产品开发机会和融资渠道。
(二)建立企业经营团队。根据企业岗位设置情况和学生的专业背景建立模拟企业经营团队,以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分别代表一个企业)由4~8个学生组成。他们从目前的管理团队中接手该企业,在面对来自其它企业(其它学生小组)的激烈竞争中,将企业向前推进、发展。
(三)课程内容的设计。为提高学生运用有关管理决策方面的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设计模拟实验课程时, 充分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体验式学习。在具体设计课程内容时, 做了以下尝试: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