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近代企业债券融资小议

2013-11-20 01:32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论近代企业债券融资小议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关键词] 近代 企业 债券融资 思想      

  [关键词] 近代 企业 债券融资 思想
  
  [论文摘要]
债券融资是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债券是企业作为筹资人向借款的凭证,是发债企业对债券持有人按约定条件还本付息的书面凭证。该文从近代角度出发,着重考察、研究了近代企业的债券融资思想,在此基础上提炼、分析了其思想特点、形成原因。

  1 债券融资思想述要
  
  20世纪30年代之前,企业债券的发行尚属凤毛麟角。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前期,企业债券发行虽然逐渐增多,但也还只是局限在极少数比较著名的企业之中,有资料表明,截至1940年,全国发行债券的企业大致仅有19家,债券总发行额5000余万元。其中上海约有8家,发行债券总额1800余万元。
  中国近代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的企业大体有通泰盐垦公司、纬成公司、北平电车公司、六合沟煤矿、闸北水电公司、启新洋灰公司、江南铁路、大通煤矿等,其债券融资思想也具体体现在债券的发行章程中。以六合沟煤矿公司为例,其债券发行情况如下:
  六合沟煤矿公司为整理债务改善营业,决定募集短、长期公司债两种。委托盐业、金城两经理发行,其发行公司债章程要点如下:①债额及债券。总额四百万元,分短期、长期两种。短期债券,共150万元,票额每张为1万元,短期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七、八月间发行;长期债券共250万元,票额每张分为10000元、1000元、100元三种(民国二十四年二月为募足期)。②还付本息。短期债券自发行日起,6个月内只付利息,第7个月起还本,每年两期,每期用抽签法还债1/10。长期债券5年内只付利息,第6年起还本,每年两期,每期用抽签法,偿还1/10,分五年还清。③利率及付息。短期债券按月利息1分(第一期利息到期时,因公司情形不佳,未能照付);长期债券按年利息8厘,均按每半年付息。④担保。由公司指定本矿矿业权、不动产及各项建设物、机器、家具等,除扬子铁厂财产应作为该厂债务担保外,所有公司之全部财产,及其收入均作为担保品。⑤监理会。规定在债券还清以前,由发行银行推定5人组织监理委员会,其职权:监管占有担保品,保管债券,监管售出债券之现金暨审核及签署公司支出,重要职员的任用及辞退。⑥基金。自发行日起每月在营业收入内应先提发5.7万元,存储经理银行充还本付息基金。每届还本付息时,如基金不足,应按下列顺序支配:第一、短期债券付息;第二、长期债券付息;第三、短期债券还本;第四、长期限债券还本。⑦处分担保品。公司遇下列情形之一(即积欠债券应付本息逾两期以上,经催告无效时,公司宣告清理清算或破产时,公司违背本章程条款经催告无效时。)发生时,经理银行代表债权人,可将担保品部分或全部拍卖。担保品处分后,所得现款,先抵付短期债券付息,其次抵付长期债券本息,如抵付后尚有余额应交公司。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从六合沟煤矿公司债券发行章程来看,近代企业的债券融资就策划方面来说,是较为完善的。从承购主体看,主要是各个银行机构承购债权;发行方式涉及承购、包销和直接发行;发行费用包括折扣加利息,一般在8%-10%或是更高。
  
  2 债券融资思想特点
  
  近代企业债券无论在发行方式、发行主体、以及承销主体上,都是比较规范的,发行公司不仅规定了发行债额、期限、利率、还本付息方式、还对担保品的估算等细节作了说明。
  2.1 债券融资思想中关于债券基本特征的思想特点
  2.1.1 发行方式
  近代企业的债券融资思想在发行方式上主要体现为银行承购认募。企业委托银行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如:六合沟煤矿公司委托盐业、金城两银行代理发行;茂昌股份有限公司债券由、中国、上海三银行分担经募;另一方面,近代企业公司债券并非是由银行全额承销,发行企业给予银行一定的承销折扣价。如茂昌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交通、中国、上海发行债券时,在其章程式中规定“九八发行”。
  2.1.2 债券种类
  近代企业债券发行章程中明确有了债券种类的划分思想,分为“记名债券”和“不记名债券”。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记名或不记名两种方式发行债券,但规定不记名式者遗失不补。商办江南铁路公司发行的债券均为不记名式,但其发行章程中指出:“如持券人要求,得改记名式,不记名券概不挂失,记名券转让须经过户手续。”可见,近代企业发行的债券一般选择不记名债券,但并不限制记名券,并规定记名券的转让须经过户手续。
  2.1.3债券期限
  现代企业的短期债券是指企业界发行的还本期限在1年内的债券,中长期债券是指企业发行的还本期限在1年以上的债券。而近代企业债券的长短之分并不是以1年为期限,长短只是相对而言。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1.4 债券利息
  近代企业债券融资思想中对于债券利息的规定为固定利息制,债券的利息始终保持不变,一般为年8厘或1分,采取分期付息的方式,大多为一年两期。
  2.2 债券融资思想中关于降低债券风险性的思想特点
  2.2.1 注重抵押担保
  近代企业债券融资思想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在债券发行时必须提供抵押担保。发行债券的每个公司几乎均以公司之全部财产及收入作为担保品。这虽然是出于承销商为降低承销的风险性这个目的,但这种对发行者的约束和限制显然是极为苛刻的,增加了企业的发行和负担。
  2.2.2 设立偿债基金
  所谓偿债基金是指债务人定期(一年或半年)向债权人代表(通常为机构)支付一定数额的款项,由这家机构代为收回部分债务本金。从近代企业债券发行的章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类似偿债基金的规定,六合沟煤矿公司在其债券发行章程中指明:自发行日起每月在营业收入内应先提发5.7万元,存储经理银行充还本付息基金。
  2.2.3 采取承销商监督措施
  在近代企业的债券融资思想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债券承销商注重对企业经营的监督。这在现代企业的债券发行中是不曾有的。六合沟煤矿公司的债券发行章程中规定在债券还清以前,由发行银行推定5人组织监理委员会,其职权:监管占有担保品,保管债券,监管售出债券之现金暨审核及签署公司支出,重要职员的任用及辞退。这种思想特点从理论上说有助于降低债权人的风险,但在操作上必须运用适当,否则将会导致企业丧失经营自主权。
  总之,近代企业融资中存在的债券融资思想是相当完善的,其发行和策划也是相当成功的。
  
  3 债券融资思想产生的原因分析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近代债券融资思想的产生并在企业中得到尝试也有其必然性。
  3.1 融资比较恶劣
  从时间上看,20世纪20年代的几次企业债券的发行都是在金融动荡时期,1921年通泰盐垦五公司债券的发行是在信交风潮之时,人们的投资注意力集中在信托业和交易所投机行业,1926年北平电车债券的发行是在战后经济的短期衰退时。
  3.2 其他融资方式很难运作并达到融资的目的
  在近代中国的企业融资方式中,大体有发行股票、银行放款、抵押借款及发行债券等几种。发行股票的限制主要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股票风险性加大,股票曾产生三次股市危机,增加了股票投资的风险性,从而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股票融资对近代企业来说已经非常困难。银行贷款的困难在于资金难以回收。银行贷款一般是以厂基为担保,如果借款到期不还,可将厂基拍卖。但拍卖抵押品存在的问题是:处分抵押品需要经过程序,另一方面,被抵押的厂基机器日久损毁,若欲拍卖,买主难以寻觅,因此必然增加银行的贷款成本。据中国银行民国二十三年度(1934年)营业报告记载,当时放款是5400万元左右,均成为呆坏帐。因此可见,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企业,应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由于股票融资和银行贷款这两种主要的融资渠道无法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企业经营者从而选择债券融资这一途径。但是债券融资却始终未成为一种主流的融资方式,就近代企业整体来说也是微不足道。
  
  参考文献
  [1] 董贵昕. 如何进行企业速效[M].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 卢福财. 企业融资效率分析[M].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 顾凯. 企业资本运营[M]. 海天出版社,2000.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4] 潘飞, 朱百鸣. 企业筹资决策[M]. 立信出版社,2000.
  [5] 仇庆德, 柴传早, 高成路. 现代企业筹资理论与实务[M]. 青岛: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3.
  [6] 张国辉.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7] 杜恂诚. 与旧中国政府[M].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1.
  [8] 黄逸平, 顾文虎主编. 百年沧桑——中国近代企业的轨迹•经验•教训[M].山西: 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
  [9] 卢现祥. 西方新制度[M].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上一篇:论《劳动合同法》对企业解雇成本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