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内容摘要:空间信息是企业商业决策的基础。市场竞争的需要迫切要求企业实现空间信息化,空间信息处理技术的成熟为企业空间信息化提供了技术的可行。目前,大多数企业信息系统中的空间信息还以属性数据的形式存在,未能充分利用。本文提出企业空间信息化的数据基础框架,探讨了企业空间信息化战略的动因以及空间信息化战略实施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企业信息系统 空间数据 空间信息 空间数据库 地理信息系统
大多数企业都要用空间信息支持商业决策。企业空间信息主要包括企业自身、竞争对手、客户、供应商、分销商的地址,出行路线、运输路线,交易区域等。利用空间信息可以支持零售网点评估与规划、选址、市场推广、广告策略等商业决策。企业空间信息化是将空间信息存在于空间数据库中,实现空间信息的可视化显示、查询、分析。企业空间信息化战略的目的是在空间环境下管理企业信息,充分挖掘隐藏在空间信息下的联系,支持企业决策。
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企业分析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空间信息化为基础的空间分析方法、空间决策支持技术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了全方位、空间立体的决策支持环境。以客户分析为例,客户是市场竞争和收入增长的根源,客户的获得和保持是企业关心的问题。客户地理位置、空间选择行为、出行习惯等数据中隐含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将这些数据信息化,利用空间分析的手段,可以辅助企业分析高价值客户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潜在客户的可能的分布区域、评估和选择零售网点地址、找出薄弱的市场区域、优化分支机构布局等等。
企业空间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一部分。技术的成熟使企业空间信息化成为可能。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有许多“流行”的词汇——ERP、数据仓库、Intranets等等,却往往忽略了空间信息的集成。目前,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软件Oracle等,已经引入了空间数据处理能力。然而,它们处理空间数据的能力有限。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处理空间信息的有效手段。GIS厂家,如ERSI、MapInfo提供了基于关系的空间数据管理技术以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存储、管理和存取空间数据。尽管如此,空间信息化在企业信息化战略中还是新鲜事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采取审慎的态度。 中国大学排名
本文提出了空间信息化的数据基础框架,接着探讨了空间信息化战略的动因,然后论述了企业空间信息化实施步骤,最后,指出应当注意的问题并进行了前景展望。
企业空间信息化的数据基础框架
对空间数据进行合理的利用和管理可以提高生产率,已成为科学家、管理人员以及商务专家的共识。将空间因素作为商业行为的一个影响方面来进行商业行为决策,也越来越受到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的重视。企业空间信息化是合理利用和管理企业空间数据、用空间因素进行商业决策分析的首要条件。
企业空间信息化就是将信息系统中描述空间对象及其相互联系的空间数据存于空间数据库中,实现可视化显示、查询、分析。这些空间数据构成了企业空间信息化的数据基础框架,见表1。企业信息系统中空间对象分为点、线、面和几何体集合。描述空间对象的数据分为实体数据和属性数据。实体数据描述空间对象的空间位置和形状。属性数据描述对象的属性。点对象描述一个零维对象的形状,如客户等。线对象通常用线串来近似表示,它由两个或更多的点表示,如出行路线等。面对象通常用多点或多边形建模表示,如居民区等。几何体集合表示复杂的形状,如交易区域等。几何体集合有三种类型,即多点、多线、多面。
空间化的实体数据和属性数据共同构成了企业空间信息化的数据基础框架。在一个坐标系统中标志出对象的空间位置和形状,对属性数据进行管理,企业可以在一个空间环境中考察这些对象,并分析它们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之间的关系,提高企业空间洞察力。同时,企业空间数据与各项空间相关的社会经济、城市交通、人口普查等数据结合,又构成企业商业决策的空间数据基础。基于这个空间数据基础,辅助其它技术,如空间分析、空间建模、GPS技术、空间数据挖掘、空间决策等技术方法,为企业提供了与空间位置有关的动态管理和决策的新手段。应用在企业管理和商业决策领域,如根据客户位置,确定市场区域;根据供应商的供货能力、运输成本、建设成本,确定仓库的理想位置和仓库容积;根据交通状况判断最佳运输路线等。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