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竞争力;企业运营
一、企业信息化相关涵义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等各个层次、各环节和各领域采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广泛利用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逐步实现企业运行的全面自动化,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段等因素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企业生产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和企业经营信息化三个部分。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包含了人才培养、咨询服务、方案设计、设备采购、网络建设、软件造型、应用培训、二次开发等部分。
二、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改进和强化了企业物资流、资金流、人员流及信息流的集成管理,对企业固有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1、推动业务流程重组,扩大企业竞争范围。信息化的建设将企业内部传统僵化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加以改进完善甚至加以剔除,使企业内部生产经营各个流程适应企业发展与环境变化,以更好的应对各种冲击。同时丰富的信息储备与完善的信息优化,也使企业具备了扩大经营范围的条件,多元化的经营与多角度的管理,企业竞争力得到了大大的增强。
2、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大量信息的掌握与应用使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作出有效决策以应对各种状况,减少了突发事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企业的各项管理也因信息化的实施而变得畅通快捷,大大减少了各项成本支出,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益。
3、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提高差别化程度。企业利用多视角的信息进行产品再设计与开发,开阔眼界打开思路,定能加强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产品与技术创新的脚步会因此而加快,多元化与时效性的产品与技术也定会拉开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距离,产品与技术的差别化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4、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企业各个流程实行信息化管理,决策更加理性更富有时效性,更加符合环境的要求,使企业具备了应对内外部变化的管理条件。
三、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的推广应用,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国际大企业一流信息化建设相比,我们国家的信息化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
1、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尚未成熟。据调查,我国只有3.7%的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入成熟阶段,其他众多企业基本处于探索与实践阶段,更有相当一部份企业的信息化还处于最原始的阶段,远不能达到时代的要求。
2、信息化投入明显低于国际水平。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投入占总资产比例约为0.46%,而发达国家大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占总资产比例一般在5%以上,并且各公司也越来越重视信息化的发展,对其投入在不断的增加,相比之下,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程度远远不够。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