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到企业网络与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网络中企业与合作者间长期互动累积的社会资本大大降低了企业与合作者间的协调成本,导致专业化分工合作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扩展和个体创新能力的提高。技术路线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规划工具,通过构建企业间互动学习的平台,促进了创新知识的流动,从而降低了创新风险与成本。
关键词:技术路线图;创新网络;知识流动
从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来看,企业通过以利益相关者为资源的创新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技术创新资源和过程的复杂不确定性决定了它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需要资源多元化,加强与用户、供应商以及相关企业间的联系。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roadmap)”是企业技术管理和规划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有助于识别产品需求,并将需求纳入技术备择过程,制定相应的项目计划以确保在需要时获得所需技术。更重要的是,技术路线图可以帮助企业构建一个关键信息获取、交流的平台,以便作出适合的技术投资决策并能充分利用投资成果。David Probert对技术路线图的定义是:一群利益相关者关于怎样到达他们想到达的地方,怎样实现他们期望目标的总的观点和看法。而Groenveld在飞利浦电器路线图的讨论中,把路线图描述为“……是一个过程,帮助整合商业和技术,定义技术战略,显示产品和技术随时间变化的相互作用……”。
这里,也可以把制订路线图的过程“roadmapping”称之为“技术图构”。技术图构过程,通过把具有相似或相互联系的行动者带到一起,可以方便各行为主体相互学习和技术创新、扩散、积累,把企业、客户、投资者、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机构、其他利益相关者连接起来(如图1所示),组成一个有效的网络结构,网络中任何一个个体的表现不仅依赖于这个行动者的表现,也依赖于网络中与其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其他行动者的行为和表现。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 技术图构过程中的知识流动
由于技术图构过程有利于创新知识的生产、吸收和利用,如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技术性知识、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的创造、获取、扩散,因此,可以将技术图构这个过程看作是构造路线图的参与者之间学习和交流的社会机制,是参与者认识到知识、信息、能力和偏好的分布的不均匀性,在此基础上构造一种新型的创新网络。技术路线图的参与者是为了解决共同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持续互动而形成的合作性发展共同体。创新者有意识地进入网络,以利用网络资源和彼此合作实现其目的。在网络中,各个要素的所有者通过合作生产、分工和专业化等非价格机制(以社会资本作为协调和保障机制)的形式可以获得超过它们各自单个活动的收益。
网络理论认为网络中影响企业行为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三个:行动者、资源和活动。行动者不一定是公司,它们可以是任何机构甚至是个人。价值创造活动是通过网络行动者进行的,因此技术路线图可以认为是在某一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参与的行动者组成的技术社会系统,其中包括一系列和其他行动者的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企业的供应商、客户和其他合作者与竞争者之间的关系。企业必须和技术路线图其他参与者进行交互活动才能了解路线图并从路线图中获取所需的资源,如知识、信息的能力等。
技术路线图有助于一个组织学习另一个组织的知识和能力,有助于一个组织和其他组织的知识相结合创造新的交叉知识,也能使一个组织帮助另一个组织建立新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各参与者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竞争,不但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而且由于参与者之间长期的信任关系使企业保持足够的灵活性,各参与者间在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共担也降低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同时,通过技术图构过程中企业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可以降低由于环境力量所带来的企业所无法控制的压力和不确定性。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 技术图构过程中知识流动创造的专业化效率
在技术路线图过程中,企业之间知识流动可以使得交互成本大大减少,这也使得企业有可能进行专业化分工活动而生产和提供互补性的产品和服务。交互成本是行动者之间在交换商品、服务和思想时所支付的成本。我们认为,互动成本能比交易成本更准确地描述经济中的摩擦成本。互动成本,不仅包括经济学家所定义的交易成本,而且包括交流信息和思想的成本、劳动分工的协调成本。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企业将以互动成本最小的方式组织自己的活动。 在产业创新网络中,企业专业化分工可以发挥各要素所有者的比较优势,专业化加速了学习的进行和知识的累积,还会降低交易费用(协调费用),促进创新,而反过来又促进了专业化经济。专业化程度加深会增加社会知识存量,对知识投资的激励又取决于专业化水平,更多的知识将会提高专业化的收益,从而有利于提高最优的劳动分工水平。换言之,专业化的加深会提高对知识投资的收益,从而,专业化与知识投资的增长会带来经济的持续发展。
技术图构中专业化分工经济引起了生产效率的提高,知识生产的多样化为企业带来了递增报酬,社会资本所带来的协作费用的降低避免了企业的重复性投入。技术图构中通过企业内部分工和企业之间分工的不断深化,导致了企业技术性知识、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不断积累,企业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高。企业的制度性知识、管理性知识的积累降低了企业内部、企业与其他行动者之间的交互费用和协调费用。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企业内部分工的复杂化,企业的专业性知识也因此增多,同时也伴随着互动成本如管理成本、搜寻成本(专门信息的搜寻)、信息沟通和交流成本等的上升。但随着互动成本的降低(如技术图构中信任关系的建立,劳动分工的协调成本、交流和通讯技术的改善),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有可能进行更深层次的专业化分工合作活动,使生产同样的产品或提供同样的知识,其互动成本大大降低,这样提高了企业的生产产品或提供了服务的效率,同样也提高了生产专门知识的效率,知识的多样化和交流形式的多样性,又导致了企业创造性思想和创造行为的更快产出,而且企业也更柔性化,对环境的变化也更为敏感、灵捷、迅速。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在分工与专业化经济的作用下,单位产品的成本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深化而逐渐下降,即专业化可以不断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但为什么在基于劳动分工基础上的以知识专业化分工为核心的知识型企业网络中人们不把专业化推行到极端呢?原来,分工及专业化受到协调分工的成本限制,因此存在一个有限的均衡的分工与专业化程度,这一均衡由协调成本与专业化的好处在边际上的相等来定义。如图4中,D是分工与专业化的边际收益曲线,向下倾斜;S1与S2是分工与专业化的边际协调成本,向上倾斜。这是因为当分工的比例按人数增长时,人际交往的总次数按指数增长,故协调分工的费用以高于人数增长的比例增长.这样,S曲线与D曲线的交点决定了最优的专业化程度及分工的协调成本。
技术图构过程大大降低了分工的协调成本。这相当于图4中的边际成本曲线从S1移动到S2。相应地,协调成本从P1降到P2,使得均衡的专业化程度从K1增加到K2企业的网络形式使得协调成本降低,其效应是实现企业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一点从图4的下半部分很清楚地看出。横坐标与图4上半部分一致,而纵坐标表示产品的平均成本(不再是分工的协调成本),AC是对应于不同专业化程度的平均成本曲线。当专业化程度从K1增加到K2时,产品的平均成本从a降低到b。
通过分工与合作,原来在同一企业进行的事现在可以在企业之间(跨企业边界)进行,只要协调成本足够低,则企业可以享受专业化生产所带来的比较优势的好处,原来在企业内部所进行的成本比较高的某些活动转而由网络中其他生产效率更高的企业来替代,企业之间的分工、交换和合作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多的收益。技术图构过程中的每一个参与者可以共享信息和某些知识,共同行动,并理解彼此的行为和意图,因此参与者之问的磨擦力较小,从而可以节约成本。换句话说,企业和技术路线图的其他参与者之间活动的协调会给企业带来专业化的收益和收益递增并节约企业的成本。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