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民营医院往往由于医院投资小、规模小,检验科设置流程不合理,有的检验科甚至没有分为生化、临检、免疫、血液等几个相对独立的实验室,开展的项目少,检验方法落后,基本是手工操作,开展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活动不积极,试剂采购追求便宜,不重视试剂质量,人员素质较低下,高学历人员欠缺,有的没有编写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落实不到位。
1.5 检验人员素质相对低下
民营医院所招聘的检验人员往往学历较低,大部分检验人员从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或刚从医学院校毕业的大专生中专生,没有全面的、扎实的工作经验,操作技能欠缺,质量意识不强,由于检验人员素质相对低下严重阻碍检验质量的提高和检验科的发展。
2 民营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解决对策
2.1 成立质量管理
(qc, quality control )小组,制定如程序文件、操作文件、操作手册、质控记录、差错登记等各项管理制度文件并督促其落实。由科主任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包括生化、免疫、血液、细菌等专业带头人,由小组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小组成员均负责相应专业的建设、日常工作的质量监控以及室内、室间质控的开展。科室定期组织质量管理培训。qc小组成员发现对检验质量有疑问的病例集中组织讨论,查找分析原因,找出原因之后及时制定改进措施。
2.2 开展检验全程质量控制和检验质量持续改进措施
为了保证实验报告的质量,必须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控制。控制范围应涉及标本检验的全过程,也就是以体系的概念去分析、研究质量形成中各项要素(包括直接的与间接的因素)的互相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整体优化的要求处理好各项质量活动的协调和配合。实验室必须掌握质量体系的运行规律,及时分析解决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注意解决内外环境变化时体系的适应性问题,使质量体系有效的运行。同时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qc小组根据科室实际情况,从检验项目申请→标本采集与送检→标本处理→检验操作→标本后处理、填写或打印报告单→结果反馈等整个检验流程入手对质量进行全程监控:(1)检验项目申请。要求:检验申请单填写规范、整洁清晰。 (2)标本采集与送检。要求:抽血一人一针一管一巾;标本留取规范,送检及时;接收标本要三查三对;特殊标本特殊处理。(3)检验操作。要求:严格按照《卫生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操作,结果重复性好,准确度高。(4)标本后处理、打印或填写报告单。要求:一般标本要保留48 h,特殊标本要求保留7 d。报告单要求无涂改,无污染,由检验者、报告者、审核者各负其责。(5)结果反馈。要求:结果回报准确及时并有送检报告临床与检验科交接登记。qc小组根据以上具体要求和常见问题对整个检验流程进行监控,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2.3 加强检验科内部质量管理,积极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工作
检验质量是检验科业务技术建设的生命线[1],是科室之本,要从质量求生存、求信誉、求发展。坚持开展室内质量控制,通过质控物结果来了解病人样本结果是否准确。开展iqc活动能推动和大大促进了医院检验科的质量提高。同时积极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室间质评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质控意识,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标准、有检查、有评价,形成了一个系统链,把质控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近几年来我院参加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质评活动均获得优异成绩。做好质控我们的体会是:(1)检验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复核制度,有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2)强化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操作的学习。特别是对各种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所选择的方法学原理及其影响因素要了解透彻,如何正确的设置仪器的参数、如何校准仪器的敏感度以及反应线性关系的掌握是做好质量控制的关键。 (3)对检验仪器实行定期保养、维护、和校正,提高准确度和精密度,减少系统误差。(4)严格把握试剂、校准液和质控品的质量。试剂质量方面:在使用前,必须检查每一批号的试剂是否合格。质控品 (校准品)方面:质控品 (校准品)必须按患者标本那样进行测定;使用新的质控品时,要重复检测来决定每一批号质控品在本室的统计学参数(如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5)选用线性关系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的实验方法。方法学改变后,必须使用标准品 (或质控品 )来验证:定性试验,应做阴、阳性对照试验;定量试验,每一批操作至少做一次质控测定,应至少包括两个不同浓度的质控品或标准品。(6) 应该定期对仪器进行校标。
2.4 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