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企业安全治理探讨(2)
2017-09-02 01:31
导读:3.2 员工的技能培训 3.2.1 上岗前的技能培训 在电力生产企业中新进厂(公司)及新转岗员工都必须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其内容包括所要从事岗位的应知应会知
3.2 员工的技能培训
3.2.1 上岗前的技能培训
在电力生产企业中新进厂(公司)及新转岗员工都必须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其内容包括所要从事岗位的应知应会知识和技能,可采用签订师徒合同一带一的形式进行培训,并经严格的考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独立从事电力生产工作。
3.2.2 特殊工种(作业)的培训
特殊工种作业职员,除按一般性安全教育培训外,还要按照《关于特种作业职员安全技术考核治理规划》(GB5306-85)的有关规定,按国家、行业、地方政府和企业规定进行特种专业培训、资格考核取得特种作业职员操纵证后方可上岗。
3.2.3 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
企业应经常组织员工学习国家及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及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教育员工遵章守纪;学习兄弟单位的事故通报,汲取教训防止出现同类型的错误;根据不同季节特点学习演练相关的应急预案,如春夏季学习演练防台防讯应急预案,秋冬季学习演练防火、防冰冻灾难预案等;利用安全网活动和安全例会对本部分(班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并组织学习有关的安全生产规定、文件等;利用班前会、工前会对当班(天)工作和作业的设备特点进行允析,对可能出现的危险点进行分析预控。 4 危险源的识别与危险点的预控
4.1 危险源的识别
危险源的识别和危险点的预控是一项事前控制措施,安全生产只有事前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发电企业一般考虑的因素有:恶劣的天气,如暴雨、台风、高温、冰冻等天气;自然灾难,如洪水、地震等特殊的运行方式,如电网或机组、厂用电系统处于特殊的运行方式;原材料质量发生变化,如火电厂煤质忽然恶化等;重大操纵或作业环境不良等;重要设备的拆装、_起吊作业、高空作业等;设备大小修时多专业、多工种交叉作业;重点防火部位动火作业等。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4.2 危险点的分析预控
危险源一经确定就必须纳进控制治理范围,采取有效的预控措施防止危险源向临界值发展,从而发展成事故。危险点的分析预控应贯串整个作业流程,对每道作业工序进行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危险点都要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时传达到所有的工作(作业)职员。工作负责人(或值班负责人)是作业(工作)过程危险点控制的第一责任人,应对危险点的预控负全责。
5 反违章治理
5.1 建立反违章治理长效机制
发电企业应制定反违章治理办法,明确各级职员的职责,形成一级监视一级的监视网。对违章的惩处进行明确的规定,对反违章工作监管不力的部分领导必须与违章者一起处罚,对发现违章不制止的员工也与违章者一并处罚。
5.2 加强安金文化建设
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安全文化是企业和职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理念和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的组织体系,是企业安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工作中的灵魂。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建设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说就是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
系统工程,她需要员工全员参与,在创造良好的作业(工作)环境和制定自我约束的治理体系,进步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规范员工作业行为,让员工自觉抵制违章。安全文化对职工产生影响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利用安全思想意识指导行为,从而达到杜尽违章的目的,将“反习惯性违章”变为“习惯性反违章”。
6 应急治理
各发电企业应建立建全分类治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治理体系,形成同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治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进步危机治理和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