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
2017-09-05 05:52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提高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毕业
[摘要] 针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现状和存
毕业
[摘要] 针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部门的服务功能;建立和完善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体系;培育“差异化竞争策略”,完善投、融机制,提升集群创新能力;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加速相关产业链的整合;构建能够吸引和发挥优秀人才的机制等几点对策。
[关键词] 体育用品 产业集群 问题 国际竞争力 对策
一、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产业集群成长环境不甚理想
一是生产要素资源短缺,致使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从目前看,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沿海开放地区,从省份和产量上看,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5省(市)。然而,这些省市的工业用地已近于枯竭,导致价格暴涨,水、电、煤等基础生产要素供应短缺,制约了现有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比如仅浙江一省,三年间因土地涨价,电力紧张,劳动力短缺等因素的影响,转移到外省、市投资的企业就达500多家。转移资金达4000多亿元。其中还有许多是具有一定实力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显然,这对浙江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是不利的。
二是产业集群急需的人力资源匮乏。主要是三个方面的人才:高素质的企业家、高素质的营销人才;专业化的产品设计和研发人才。如浙江省中小民营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从业人员学习层次低下,体育产业的专业人才比例不到从业人员的三十分之一;经营者反映科技、营销、管理等高素质人才奇缺;企业家队伍普遍是高中程度以下,缺乏现代的经营管理知识。
三是原材料普遍上涨,低成本比较优势受到挑战。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大多建立在低成本以及低价格之上,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基础上。但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企业贴牌生产价值无法相应提高,企业利润极低。如:加工一双价值30美元的运动鞋获利还不到1美元。然而,东南亚国家如:邻国越南具有比我国更低廉的劳动力,吸引了国外体育用品厂商投资,并抢夺我国的订单。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四是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改变、美国金融危机和反倾销等贸易壁垒,影响企业出口。我国体育用品业是一个出口依存度很高的行业,目前全行业的出口依存度已达到30%,其中部分产品如运动鞋、运动服装、体育纪念品等甚至达到50%左右。但目前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因其产品价格低廉,出口数量大,时时面临着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退税政策的改变、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反倾销的压力,以及层出不穷的技术贸易壁垒等,不断威胁我国劳动密集型的体育用品产品的出口。使得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利润几乎接近零。
2.产业分工及产业链不完善
目前,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现成模式往往是大量“小而全”的企业集中在一个集群中,尽管行业特色明显,但行业内部缺乏细致分工,产业链的前后联系不够明显,纵向分工程度不高,重复建设严重。虽然体育用品企业通过市场竞争与分工,每个体育用品企业都找到自己的产品定位,产品档次和风格各具特色,但整个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化经济纵向的产业链条关系并未形成。体育用品生产的关键环节,如体育用品材料的采购、设计、加工、仓储、运输和销售等分工不明显,远未达到形成产业纵向链条提升整个产业增值的效果。于是,形成了在集群内的体育用品企业规模小、起点低、技术差,缺乏长远战略观念,多采取的是追随和模仿的策略,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等特点。从而使得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中难以产生具备核心竞争力和引导体育用品产业发展方向的龙头企业。
3.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且缺乏差异化优势
目前我国多数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还集中于依靠低成本生产要素提供低价格商品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上,而通过为客户提供优质独特价值和服务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还明显缺乏。过度依赖模仿,这在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中普遍存在。由于许多企业属于来料加工、贴牌加工、定牌生产、出口依存度高。所以出现了大量的同类企业聚集在一起。加之,企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产品技术含量少,附加值低,档次低、标准低,缺少国际品牌。各企业只注重产品生产,不注重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企业创新能力低。缺乏整体的长远发展规划,生产能力过剩,造成企业间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竞相压价,企业利润空间很小,各企业注重“走量”,以量求存,以量取胜。特别是在近几年,体育用品出口量虽然逐年增加,但单价却逐年下降,企业盈利水平越来越低,严重影响体育用品企业的发展后劲。因此,我国体育用品企业最重要的不是不出口,而是要提高出口的技术价值和附加值,才能提高企业的赢利水平。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4.政府职能缺位,个别地方政府盲目发展集群
在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能应该是制定和引导产业集群规划,确保资源的优化配置,消除产业集群本身存在着系统缺陷和市场失灵的风险,但是目前各个地方各自为阵,行政分割的现象较为严重,严重阻碍了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有效配置和自由流动,以及区域之间专业分工协作的发展。致使集群的分工协作不畅、规模难以做大做强,集群本身也难以走高端道路。而进行有效分工协作,形成规模经济,才是我国发展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目的所在。从全世界体育用品产业看,占世界体育用品销售额三分之一的美国,其体育用品生产厂家近为1400多家。而我国各类体育用品生产加工企业达304万家,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以上的企业只有40家,占总数的2.13%,企业规模大多在100名~500名劳动力,属于工业集中程度低、规模不明的行业。此外,政府短期行为严重。个别地方政府盲目地提供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违背了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规律,没有从专业化分工、市场细分、价值链延伸,以及产业集群的内在联系上去思考。造成了许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缺乏对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整合,出现了地理上的“扎堆”,而无事实上的“集群”的现象。
二、提高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1.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部门的服务功能。
首先,政府要加强对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扶持力度,制定科学、适当的产业指导规划,对存在价值链整合效应的生产高端体育用品企业进行优先扶持。其次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区域行为主体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与协作的良好的区域产业文化,培养区域创新文化,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再次要加快体育用品产业集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政府应通过引导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动作”等方式,构建和大力培育专业市场信用体系,组建产业协会,技术中心等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加大产品标准化建设、加速体育用品的国际认证。建立配套的专业市场体系,带动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扶持系统的不断健全与完善,优化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生存环境。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建立和完善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体系
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体系是指与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有关的各项政策的总和。根据我国的国情,国家在制定体育用品产业集群政策体系时应放宽财政激励政策和政府扶持政策;税收部门要依据国家规定,进一步扶持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逐步完善体育用品产业集群财税扶持政策,加快制定促进体育用品产业产、学、研技术联盟等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体育用品产业研究与开发机构向生产力促进中心转型;利用绿灯条款加快孵化高新技术体育产业为目的的体育用品产业科技园区或高新技术体育企业孵化器建设;并在中小体育用品企业发展到一定数量和层次时必须扶大扶强,形成一批规模企业、品牌企业、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引领集群发展。
3.培育“差异化竞争策略”,完善投、融机制,提升集群创新能力
我国体育用品集群要树立创新意识,提升产业机构水平,改变低成本竞争策略。政府要创造和培育企业集群成长所需的高级生产要素,解决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金瓶颈。地方政府应牵头不定期组织银行与企业对话,项目推介,加强金融机构同企业之间的联系;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投入集群的各种项目建设,推进各类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可考虑建立体育用品产业投资资金,可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形式在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以缓解企业向技术密集型、创新型方向发展所需雄厚的资金依托。构建学习型网络,提高集群整体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提升集群的国际竞争力。注重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的重要性将远远超过土地、劳动、资本与技术等一般生产要素,直接影响产业及企业的市场竞争。在体育用品业方面应大力开发知识资源,鼓励知识交换、知识创新和知识生产,加速知识与技术的积累,提高吸引和利用知识、技术信息的能力和效率。显然,这将是我国体育用品业实现技术追赶,树立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途径,也是提升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4.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
我国体育用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缺乏世界品牌的打造。当然要打造一个强势品牌不是靠喊一句空话就可以成功的。创体育用品名牌的难度之大比破世界记录还难。往往需要几代人的拼搏。因此,首先政府要扶持体育名牌,政府要规划、制定支持鼓励体育用品企业创建名牌的措施。其次,政府要保护体育名牌,政府有责任有能力、有义务为体育用品业创建名牌,在法律法规体系上,创建一个平等、公正、有利于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为名牌的创建、成长、发展“保驾护航”。再次,必须靠企业自身努力。企业应当明白,单纯的营销技巧或炒作不可能培育出真正的名牌,名牌是企业科技水平、管理水平、营销水平乃至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的整体反映,企业必须在质量、管理、营销、宣传及设备、协作等方面下功夫,建立自己的名牌发展战略。只要这样,经过若干年后,才能使“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
5.加速相关产业链的整合
充分利用产业集群优势,以专业化市场为依托,实施产业上下游有效衔接,围绕高质量、高档次产品进行配套,提升区域产品配套开发创新能力,完善产业集群内部社会化体系,以提高企业集群协同效应。逐步从劳动密集,出口加工型转向创新经济、品牌效益型,来增强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国际竞争力。
6.构建能够吸引和发挥优秀人才的机制
体育用品行业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比较多。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人才问题更加突出。从整体上看,提高员工的素质是企业高质量运行的基础。而品牌的竞争最终归结为人才的竞争。要实现高起点创新,真正形成技术竞争的优势,就必须加快建立起适应体育用品业发展的技术专家队伍,管理人才队伍和企业家队伍。因此,启动高级人才的市场工程,还企业家、高级工程师,以及各种科学技术人员的劳动报酬真实市场水平,全面促进人力资本的市场化发展,才能推动体育用品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稳定人才队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参考文献:
[1]王志莉叶青:我国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的现实探讨[J].特区经济,2006.(5):239-241
[2]宋狄需:浙江省中小民营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研究[C].北京.2005.33
[3]席玉宝刘应 金涛: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2005.(6)
[4]杨明郭良奎: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及政府政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7.3
[5]蔡宝家:区域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实证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1):31~34
[6]喻坚:对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6
[7]蔡宝家林珍瑜唐文玲等:我国中小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产业集群积聚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0).1317
[8]杨再惠:提高我国体育用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5.8
[9]鲍明晓:加快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的对策[J].体育科研,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