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2)
2014-01-28 01:06
导读:三、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笔者认为,解决当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与完善会计法规制度. 在认真总结现行会计准则
三、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笔者认为,解决当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与完善会计法规制度. 在认真总结现行会计准则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建立完善与国际惯例相协调、体现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具体的会计准则, 同时, 努力提高会计核算制度的灵敏性,及时反映多变的、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在准则的制定过程中,要处理好会计准则的统一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避免个别企业利用合法而不合理的手段粉饰财务报告,操纵企业利润。近年来,财政部针对现行会计制度中的各相关重要问题着手具体准则的制定工作, 并已陆续颁布,这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应围绕会计报表项目为核心,侧重与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价、记录和披露的有关方法和程序进行规范, 以确保共同业务、特殊业务乃至特殊行业报表的准确反映。具体准则的制定能够为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例如, 使企业合并、债务重整、资产重组等问题得以规范, 合并价差能够合理地定期摊 销,长期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更为合理,对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更为恰当等等。只有这样,在披露会计信息失真时才能做到有法可依。
二)要强化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加强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首先,企业法人和单位领导要懂法和守法,他们遵纪守法并组织财会人员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增强法律观念,对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认。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才能有效避免会计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才能督促会计人员依法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修订后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在总则的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从现实情况看,企业、单位粉饰会计报表、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帐外帐、私设小金库等行为,多数与单位负责人(经营者)有关, 其目的不外乎为政绩考核、为偷逃税收、为融资筹资、为一己私欲。所以明确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负责主体,也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只有经营者认识到了自己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才能正确认识会计信息质量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消灭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推行会计委派制建立健全会计岗位体系, 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分工合作体制。强化会计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杜绝无证人员上岗和随意撤换会计人员的现象。同时, 因为单位内部的会计人员与本单位有直接的经济利害关系,导致会计人员不敢抵制违法行为, 因此要推行会计委派制,选拔素质高、能力强的会计人员委派到企业任财务部门负责人和主管会计。
四)督促各单位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管理体制内部审计是强化单位内部监督不可缺少的制约机制, 一方面它能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资产的完全完整; 另一方面,通过其对经济活动的全面、经常、及时的监督,保证单位内部控制逐步完善。企业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完善包括: 内部控制制度,如会计、财务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和制约;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决策等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相互监督的规定;财产清查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 是会计待业进行的基础,是产生真实、可靠、可信会计信息的基本条件。所以,建立标准、科学规范、内容客观真实、反映迅速及时、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运作需要的会计信息管理体系,是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建立单位会计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五)加强社会中介组织管理, 强化外部监督内容目前,我国的外部会计监督体系有政府审计、企业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个层次。政府审计已转为主要审计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和国家重点建设资金; 内部审计由于受制于企业经营者而缺乏独立性,使其对企业监督难以成效。社会审计一一注册会计师审计, 就承担着企业监督的中坚力量,是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中介机构执行质量的问题,应积极进行清理整顿和脱钩改制,达到净化会计市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目的。一方面要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业务与质量建设, 以适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准则。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会计人员业务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高、专业知识丰富扎实,就能为企业的所有者、主管经营者和债权人提供有用的信息;反之,其人员业务素质差,就难以处理比较复杂的会计业务。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抓好在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帮助会计人员更新会计知识,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作要求。同时,要重点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业务
培训和计算机水平的培训, 使财会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传统型向现代型、单一型向全面型转变,使会计人员素质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接轨的需要。
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会计人员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不谋私利, 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时刻坚持以德治企 的原则,就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性;反之,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差,可能因图谋个人私欲,编造、篡改会计数据,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因此,我们要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的教育力度。
七)加大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新《会计法》进一步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会计工作的责任主体,各级检查机关在实施监督过程中,应严格依法行政,改变以往工作中重查轻罚的做法,严格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要严肃财纪法纪,加大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处罚力度,充分发挥法律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震慑作用,对那些会计信息失真的典型案例,除了对有关的财会人员处罚外,特别要对指使造假的有关领导进行严厉的处罚, 以形成社会震动效应和对那些造假分子的震慑力量,用法律的权威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