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探讨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2014-01-28 01:06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探讨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越来越严重,弄虚作假的报表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越来越严重,弄虚作假的报表日益增多,以致朱镕基总理提出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帐 的重要指示。由此可见,如何加强与提高会计监管,杜绝会计造假,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已成为当前会计职业界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及危害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没有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情况,给决策者定相关的决策带来了不利影响。笔者从事财务工作二十多年的实践体会,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原始凭证失真。有些单位的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采取制作假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的收支变成合法 的收支。
  原始凭证的要素填写不全。要素不全的凭证使收支的资金渠道不能明确的划分,混淆了成本和专项基金的界限。
  财务帐目管理混淆。在会计帐簿设置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帐目混乱,帐证、帐帐、帐表、帐实严重不符。
  会计报表虚假。具体表现在撇开帐簿, 人为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 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是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的表现是多列或少列成本,甚至通过认为方式调整损益,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 费用失真的表现是应该进专项资金的直接进了经营成本;资产不实主要表现为企业帐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各项资产的实际拥有数额,资产管理混乱,造成家底不清、帐实不符。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会计信息失真将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一是给国家的资产造成流失,影响和破坏了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宏观调控措施的执行;二是相关部门不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在宏观管理上使企业陷入被动:三是会计信息失真降低了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四是会计信息失真也助长了腐败行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仅是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的生存之道,解决治理好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将会促进我国经济的有效运行。
  二、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探讨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会计法规系统不健全虽然新的《会计法》、《企业会计法》及《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相继颁发实施,但随着新经济业务的不断出现以及建立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日益迫切,我国在会计立法上仍需加快步伐。而会计法规、准则、制度本身的缺陷,又使得个别企业利用这些缺陷,采取合法而不合理的手段粉饰财务报表、提高企业利润,利用资金重组、关联方交易、资产评估、虚拟资产、利息资本化、交易时间差等多种手段,虚拟经济业务、从事不等价交换和进行违规会计处理,造成了企业经济交易的失真, 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二)领导的人为因素一些企业负责人出于种种目的利用自己的权利,指使会计人员造假,依靠做假帐来改变企业与国家、企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格局和分配关系, 改变衡量其政绩的各项经济指标。如常见的造假手段包括不恰当核算特殊交易如债券、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易、关联交易等)滥用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变更、错误确认费用及负债、资产造假;或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考核硬指标,从小集体和个人利益出发,授意、指使或强制会计人员调整会计科目,虚列收支和往来款,假帐真算或真帐假算,借以获取荣誉,捞取政治资本。还有的虚增利润骗取贷款, 有的隐瞒利润逃避交税,有的甚至虚列数据来掩盖其贪污受贿的罪证。这些人,把国家、集体的企业当成自己的小作坊, 胆大妄为,无所顾忌, 任意造假, 致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这是当前的普遍现象,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源头。
  三)企业内部监督不力,财务失控, 内部管理混乱主要表现在内部无严格的审计监督机制,会计岗位的设置缺乏相互监督、内部无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等等。有些企业对财产物资缺乏严格控制,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导致有帐无物,有物无帐;有的贷款回笼不及时, 往来帐目长期不清,形成大量呆坏帐:有的投资决策失误,导致财产大量损失, 使企业背上沉重包袱。
  四)部分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人员素质低。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这种产品的生产者, 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然而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却不高。一方面,在一线从事财会工作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为数甚少,会计后续教育缺乏力度,许多会计师并不熟悉新的会计制度,一些年轻的会计人员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对比较复杂的会计业务很难较好地处理: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亟待提高。目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坚持原则、严格执法、敢于同违规违纪作斗争的少,相反对违规违纪熟视无睹, 甚至主动为领导出谋划策,从而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和会计信息失真。
  财务基础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资料不完整、会计手段落后、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程度不高、财务数据处理仍处在低效率阶段,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
  五)法律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尽管我国的会计法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依然存在,致使有的企业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同时,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运行需要的会计管理体系还没有形成。企业是社会各方利益的联结点:投资者从中获取投资报酬,管理人员从中获取薪金,政府从中获取税金。在许多情况下,各方利益时有冲突。投资者、管理者从个人角度出发更多考虑的是企业微观利益,政府则从全社会角度考虑的是实现本国资源最优配置的宏观利益。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会计风险的产生,二者的偏差越大,会计风险就越大。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六)社会监督不力近年来,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监管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严格监管机制, 并且也有部分事务所的从业人员技术素质或职业道德低下,造成了会计服务中不能很好地执行独立审计的职责而伙同企业联合造假。同时,我国企业还没有普遍实行会计报表的审计制度,从而不能有效地制止和防范利用会计报表弄虚作假的行为。财政、审计、税务、工商管理等部门之间缺少沟通,难以形成合力,从而导致对会计信息失真重视不够,处罚力度不够。有的职能部门甚至对企业管理往往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流于形式, 甚至怕暴露问题,影响企业发展。有的执法部门不能坚持原则和依法办事,甚至掺杂一些部门利益,该查处的不查处,该罚的不罚,结果导致了监督的弱化,信息失真也就有了孳生的温床。
上一篇:有关发挥税收会计职能作用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