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之我见
2016-04-18 01:20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之我见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一、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分析 1.我国会计职
一、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分析
1.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
(1)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不够完备。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完备程度是指形成和维持会计职员职业道德水准的机制的完善程度。这一机制的要素包括会计职业道德准则、教育等。从我国目前情况看,我国仅有适用于注册会计师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而没有适用于其他会计职员的具体的职业道德准则。
(2)会计职员的职业道德意识薄弱。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会计职员职业道德意识不强,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和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不能坚持原则,甚至协同作弊,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3)部分会计职员为求私利,监守自盗,会计职业道德沦丧。在贫富两级分化的实际社会现实眼前,一些会计职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丧失了最最少的法制观念,会计职业道德沦丧,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以身试法。
(4)注册会计师违反职业道德准则,弄虚作假。一部分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客观上认同会计作假行为,充当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保护伞。
2.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1)社会大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首先,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在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进步了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正在强烈地冲击、改变着中国社会的一系列传统特征,对我们的道德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其次,受我国缺乏健全的法制环境影响。会计职业道德是依靠会计从业职员的自觉性自愿地执行,并依靠社会***和良心来实现,基本上是非强制性的,因此它的执行力较差。
(2)会计从业的需要严重影响了会计职业道德。我国现行的会计职员治理体制导致了会计职员陷进“囚徒困境”。会计职员是企业内部的员工,其衣食住行、赏罚升迁均依靠所在单位。会计职员在企业具有自然的从属性,这种从属性也直接导致了会计职业道德的从属性,换言之,企业负责人性德水准的高低对会计职员的道德操守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3)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滞后。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与缺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有直接的关系。人们的道德观念不是先天存在的,职业道德品质也不会自发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是由学生在校时期所受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员工在岗的系统道德教育以及个人在长期职业生活实践中的自觉修养逐渐培养起来的。可以说,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会计职员职业道德的出发点,是会计职业道德发展和延续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培养会计职员的完美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4)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建设落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会计从业职员对现有的职业道德规范无所适从,助长了会计造假者的饶幸心理,也使资本市场上的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事件层出不穷,如前所述,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来看,真正意义上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我国目前关于会计职业道德内容的规定,散见于《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等法律规章中。
三、完善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构想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论研究。参考引进国外的先进的规范,我国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正处在的探索阶段,鉴戒它国的经验,能使得我国在会计理论研究上有一定高度,从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改善会计工作环境。
(1)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评价和赏罚机制,改变监视机制加大国家监管力度,把行业自律与他律相结合。逐步建立健全包括企业、负责人、会计职员、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会计信用评价系统,通过制定会计信用评价规则,协调税务、审计等部分搜集整理会计信用信息,建立会计信用档案,加强信用轨迹跟踪。在企业内部要进行严格的职务分工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即处理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应严格分工,相互制约,相互监视,并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避免和消除一些治理上的漏洞,形成各相关部分和职员的相互制约,另外在授权批准制度设计中应赋予会计职员一定的独立判定权。就企业外部会计监管系统而言,应把行业自律和政府监视相结合。健全和完善以行业自律监管为核心的社会监视体系,并以此约束和监视企业的会计职业判定,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视作用,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强化政府外部监视,即由国家财政、审计、证券监管等部分依法加强对企业财务检查和审计,尤其是要加强对准则、制度执行质量的监视检查,以约束企业会计职业判定行为,增强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公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