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视
2016-07-08 01:03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视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一、监视的必要性 1.会计监视是建立制度的基本要求。
一、监视的必要性
1.会计监视是建立制度的基本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治理为特征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与企业经营活动及其结果息息相关的企业所有者、债权人、治理者以及政府等方面的利益存在一定矛盾与冲突。为了使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这些不同的利益团体只能依靠、法规和制度约束下的会计信息来协调关系,依靠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来表述经济活动,根据会计提供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来评价企业的经营治理。这样,会计监视就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2.会计监视是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还是国有独资公司,都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要求进行经济活动,规范经营行为,并且依法设置会计监视。由于会计核算和会计监视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所以没有有效的会计监视和控制,会计核算的质量就难以保证,会计监视假如脱离了会计核算过程,也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会计监视寓于会计核算之中,只有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实行有效、及时、连续的事前、事中、事后监视,会计核算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终极达到预期效果。
3.会计监视是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需要。
政企分开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其条件是政府的双重职能分离,即政府的社会经济治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治理职能分离。政府的社会经济治理职能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所有企业实施宏观调控和间接治理,以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而政府的国有资产所有者治理职能则是通过理顺产权关系,行使所有者的终极所有权权力。企业则按照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权责,认真组织经营,正确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视,达到对所有者的资本保全、保值、增值的要求。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4.会计监视是规范经济行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部分企业存在着经济效益差、治理水平低、社会负担和债务负担沉重,以及生产经营规模偏小、产品档次低下、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的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企业治理特别是财务治理不善,财经纪律松弛,会计监视松懈。这些现象的出现,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为此,国家再三告诫要求整顿经济秩序,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出台了《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视若干规定》等来规范经济行为,加强经济活动中的财务治理和会计监视。因此,这又一次印证了经济越发展会计监视越重要的真理。
5.会计监视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成来看,会计监视应该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帮助企业实行最优化的经营治理,公道、有效地组织各项经济活动和运用各项资金,努力增收节支,进步经济效益,从而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在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答应的范围内进行。简而言之,就是帮助企业经营者正当、有效地完成受托责任。因此,会计监视不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而且其本身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视
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视,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正确。
(1)加强对企业各类资产的监视治理,控制资产损失。一是加强对企业各类资产损失的监视:限额以内的资产损失,在健全审批手续的条件下,由企业自行处理;对超出限额的资产损失,必须按规定报经董事会或上级主管部分进行审批;无论是自行处理还是报经审批,均须查明资产损失原因,明确造成损失的责任,属个人原因造成的损失应追究个人的经济责任,努力降低资产损失的程度。二是加强企业对外投资的监视。对外投资要认真做好
可行性报告,并按规定程序由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重大对外投资,除按上述程序外,还应报经董事会或上级主管部分批准。三是加强企业对外经济担保的监视。对其他企业提供经济担保的,须调查其他企业的资产状况、负债状况以及偿还能力,并按有关规定履行必要程序后方可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