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操纵会计信息方法分析(4)
2017-08-08 04:02
导读:3. 利用受托经营操纵会计信息 受托经营资产既可以指将自己的资产委托给他人经营管理;也可以指接受委托,经营管理他人资产。,上市公司发生的委托
3. 利用受托经营操纵会计信息
受托经营资产既可以指将自己的资产委托给他人经营管理;也可以指接受委托,经营管理他人资产。,上市公司发生的委托经营事项多属于后一种形式。利用受托经营来操纵会计信息主要是通过一下方式进行的:
(1)将不良资产委托给母公司经营。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委托母公司经营,定额收取回报,在避免不良资产亏损的同时,还能凭空获得一块利润。(
(2)关联方以较低的托管费用委托上市公司经营资产。为了操纵会计信息,在年末签订托管经营协议,母公司将稳定、盈利能力高的资产以较低的费用委托上市公司经营,并在协议中将大部分营业收入留在上市公司,从而直接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8]。
四、 利用资本经营操纵会计信息
资本经营是一种全新的经营方式,它涵盖了股权重组、债务重组、资产重组等基本思想,通过资产的整合,以实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标。然而,其效用的实现需要三个重要前提:一是产权清晰;二是企业制度基本建立;三是存在良性竞争机制。如果没有这三个前提条件,将很难实现有成效的资本经营,且资本经营还有可能被上市公司利用,成为操纵会计信息的工具。但伴随着2001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对由股权重组、债务重组和资产重组带来得直接收益做出了许多明确的规定,使得从前多数上市公司一步到位的操作手法失去了功效。因此,目前一些上市公司主要是采用利用股权重组,购买或出售下属企业,从而变更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方法,来实现会计信息的操纵。具体手法有:(1)兼并盈利公司使合并范围扩大,利用兼并企业的利润,提升上市公司业绩;(2)出售亏损子公司,不并入报表,缩小合并范围以减少亏损源;(3)转让与自己有大额交易的子公司,缩小合并范围,隐瞒关联交易,避免关联交易利润被抵消。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上述实证表明上市公司操纵会计信息行为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阐述。(1)会计层面。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上的缺陷,为企业操纵会计信息提供了可能,使上市公司可以通过会计政策选择、编制虚拟财务报告来操纵会计信息[9];(2)制度层面。法规制度体系(主要是公司内外部治理结构和环境)的不完善是导致企业操纵会计信息的直接原因。我国企业多为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这类企业往往存在“一股独大”、内部监督机制欠缺、企业间的关联关系复杂以至公司治理结构混乱等问题,加之国内法律体系尚不完善,使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掩饰经济交易事实和关联方交易来操纵会计信息[10];(3)执行层面。证券市场参与各方对法规制度执行不力(主要是注册会计师和政府监管),是上市公司操纵会计行为缺少足够的制约,降低了其非法操作行为被发现和惩罚的概率,间接的鼓励了会计信息操纵者,使上市公司敢于通过虚构经济交易这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来操纵会计信息[11]。
因此,我们在治理和防范上市公司操纵会计信息行为时,也应该从这三个层面入手。(1)在会计层面,通过建立以会计准则为核心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同时贯彻“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作为首要目标,来完善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2)在制度层面,通过完善公司产权制度、组织结构、外部治理结构;健全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构建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最终达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3)在执行层面,通过建立有效的政府监督体制以及完善司法介入制度来加强政府和司法部门对公司会计的监督;通过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和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以及提高其风险控制水平,来加强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操纵会计信息行为的约束力度[12]。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1] 蒋尧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虚假陈述[j].会计研究,2004(1):39-43.
[2] 王乔,章卫东.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操纵行为探析[j].会计研究,2002(12):42-43.
[3] 刘小清,韩玉启.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j].财会研究,2004(11):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