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验发展规律研究(4)
2017-08-28 01:06
导读:1.对会计实验的研究视野主要还局限在会计实验教学领域。认真总结我国会计实验的经验,并使其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是促进新学科发展的基本途径。但是
1.对会计实验的研究视野主要还局限在会计实验教学领域。认真总结我国会计实验的经验,并使其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是促进新学科发展的基本途径。但是,必须认识到,经验都是局部的经验,如果只满足于自己的经验,就会使研究视野受局限。为什么国内截至目前为止的大部分研究成果只反映会计实验教学的内容?而国外(尤其是美国)是非常重视会计实验研究的。显然,是研究视野受到了局限。关于这一问题,爱因斯坦说得好:“只有大胆的思辨而不是经验的堆积,才能使我们进步”。可见,经验是宝贵的。但是,只满足于经验从而形成经验堆积,又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实践经验还需要上升为理性认识,而这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亟需大胆发扬原始创新或创造精神,拓展视野、潜心研究,才可能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
2.会计实验研究的影响力还十分有限。虽然我国的“会计实验专题研讨会”已召开了七届,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学术成果,但其影响力仍然十分有限。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除了会计实验研究外部的创新环境不佳这一重要原因外,会计实验自身的研究水平不高,是最根本的原因。因为客观评价一门学科(或学者)的研究能力,目前大多采用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电脑检索系统。如果对会计实验研究做一次检索,就会发现:相关论文数量较少,引用率较低。显然,这种状况与一门成熟或基本成熟的新学科应有的影响力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
3.新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尚未形成。目前对会计实验的基础理论研究已有一批成果,但尚未形成一门学科应有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根据学界的一般共识,一门学科应有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至少应包括研究对象的产生发展规律、新学科的概念知识体系、学科对象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知识体系等。根据对会计实验的研究现状,我们要建立这门新学科必备的基础理论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基于以上理由,笔者认为目前会计实验的发展还尚未达到完善提高阶段的水平。如果确实需要对现阶段会计实验的发展现状作出具体判断性结论的话,那么客观地说,我国的会计实验目前应当正处于发展阶段向完善提高阶段过渡的时期。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通过上述对会计实验三个发展阶段的简要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我国的会计实验始于1955年,至今已经历了初创和发展两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向完善提高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
第二,新学科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国的会计实验经历了“一波三折”才发展起来,充分体现出作为新学科的会计实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体现出该学科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因而具有进一步研究的重要理论意义和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
第三,会计实验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源于社会的需要。我们的主观动因是为了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这就恰好满足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客观需要。社会的客观需要是根本的需要,“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我国的会计实验为什么经历了“一波三折”后仍能较快地发展起来?其根本原因正源于此。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第四,经过两三代会计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并经历了半个世纪多的曲折发展,目前会计实验已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发展规模。但是,对会计实验的研究还相对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对会计实验的研究视野还局限在会计实验教学领域,自身的基础理论体系还未形成,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也不强。
鉴于我国会计实验的发展现状,要促进会计实验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应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并争取尽快建立会计实验的基础理论体系。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先生说:“自然界里的所有现象,虽然表面上都很复杂,可是它都有一些基本原理,我们把最基本的原理抓住了,就找到了一个总的机关。抓住了总机关,其他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笔者认为:会计实验的基础理论体系就是会计实验的“总机关”。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