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兮,归来(5)
2017-08-29 06:37
导读:合伙人制度是以诚信立业的最佳组织形式。合伙人制度的实质是:会计师以无限责任的形式承担过失或欺诈造成的风险,相当于以自己的损失担保服务产品
合伙人制度是以诚信立业的最佳组织形式。合伙人制度的实质是:会计师以无限责任的形式承担过失或欺诈造成的风险,相当于以自己的损失担保服务产品的保证程度。要想使注册会计师立德、守信,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建立在重复博弈的基础上,因为在一次性的博弈中,最优选择是欺骗。倘若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说到底是捞一把就走,则注册会计师的公信力难有实质性提升。第二,受损者有积极性实施惩罚,既然财务信息失真给利益关系人造成了损失,则财务报表最后的把关者应当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宗因虚假财务信息而获赔偿的民事案例,于是注册会计师只能接受行政处罚以及刑事处罚,而没有第三条道路——为自己的过错付款。一旦受损者觉得民事赔偿渠道不通,放弃了主张经济权利的念头,注册会计师难以自觉而长久地守信,第三,错误与舞弊可以被观察到。我国的一些财务信息造假案得以败露,大多源于媒体曝光,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对于像注册会计师这样高度专业化、信息、高度不对称的行业来说,让同样具有专业知识的注册会计师去制约另外的注册会计师(定期同业互查制度),利用专业人士组成的技术鉴定委员会确定过失、重大过失、推定欺诈、欺诈的性质(银广夏应属于推定欺诈),不但重要而且必不可少。一旦造假行为被发现的概率较低,企业有关责任人和注册会计师就会有恃无恐。合伙制作为外部约束与内在张力的契约性组织,是市场筛选的结果,它以足够的阻吓力量为约束造假行为、满足上述“三原则”奠定了制度基础。
建立和完善信用记录体系,为会计人建立“信用记录”,确保信用记录成为个人的必备档案,而不能使其成为“花瓶”。只有这样,才能使诚实守信者受到社会的信任和尊重,大伪小信者受到信用教化而有所收敛,败德失信者受到应有的唾弃。例如,宣布某会计人诚信低下,或存在不名誉行为,以此强化道德威慑,让诚信成为会计职业谱系中共有的亮色。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五、走向未来的“身份证”
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到人间,成了我们的忧伤;诚信的背囊抛了,散到世上,成了撒旦的魔杖。
人生之舟,不堪重负,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失去了才学,有机敏趋附。但失去了诚信呢?失去了诚信,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如金钱、荣誉、才学、机敏……就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
诚信的含义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荣誉、精湛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完善的品质和服务。面对虚假财务信息,仅靠“不能为,不敢为”(制度约束和经济赔偿)是不够的,还应当具备达到“不愿(屑)为”的诚信素质:
(一)平等意识
要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秩序,首先要求人们具备与封建特权意识有本质区别的平等意识。如果人们没有追求平等的意识,就不可能有对诚信的强烈要求。没有机会平等的参与,就不可能有公平的交易,就不可能有权利和责任相对应的契约,诚信原则也就不可能得到充分贯彻。
(二)自主人格
要确立诚信的道德观念必须以承认个体的自由为前提。没有自由,就无所谓责任。一方面,会计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自由精神,才可能有必须守信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守信的道德要求又使会计人的自由和权利受到相应的约束。市场经济正是在权利与责任的制衡中得以运行的。自由和秩序这两个对立面要靠每一会计人的自主人格来使之统一。惟具有自主人格,才能使自由不流于放任,才能将无序变得秩序井然。
(三)虔敬态度
在讲究效率的市场经济社会中,要得到人们的尊重和信任,必须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社会交往的规则持一种虔敬的态度。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要靠自己的敬业精神和职业能力来获得社会的尊重和信赖。个人信用首先表现为对信用原则的敬畏精神,会计人只有真诚、虔敬地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工作才会更有效率。而有效率、有效果的工作,会带来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