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析傅东华译《飘》中的归化翻译及理据(1)

2015-05-27 01:42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析傅东华译《飘》中的归化翻译及理据(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傅东华译《飘》中的归化翻译包括对人名、地名、机构名
摘要:傅东华译《飘》中的归化翻译包括对人名、地名、机构名的归化处理,也包括对定语、状语等句子成分摆放位置的归化和对某些介词短语、-ing分词短语等结构的归化。傅译中的归化翻译可以从社会符号学、图式理论、和德国功能主义中得到理论支持。
  关键词:归化;社会符号学;图式;目的论
  
  一、简介:
  
   《飘》(Gone with the Wind)是美国著名女小说家玛格丽特·米西尔(Margaret Mitchell)的成名作,于1936年出版后第一年就销售2000万册,并于1937年获普利策奖。故事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是一部带有感伤怀旧情绪的爱情小说。傅东华在1940年将《飘》译成汉语。傅译本的《飘》用词简单平实,语言流畅熟悉。傅译本的《飘》就像中国小说,读起来毫无生涩、泊来之感。傅译本的这种风格主要是由大量使用归化翻译手法产生的。本文拟总结并例示其归化的内容,探讨其采用归化翻译的理论依据,以期总结出一些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研究有帮助的规律。
  
   二、傅译中的归化翻译的内容
  
   傅译中采用归化翻译的内容从形式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词汇层和句法结构层。词汇层的归化翻译包括对人名、地名和机构名的归化。句法层的归化翻译包括对定语、状语等句子成分摆放位置的归化和对某些介词短语、-ing分词短语等结构的归化。
   一部外国小说或一个外国故事,使读者感到陌生、并有可能影响阅读兴趣的首先是故事中的人名、地名。许多读者在阅读小说时,有时干脆跳过那些生涩难读,却又毫无意义的外国人名、地名,甚至读完之后还不知道故事中角色的姓名,不无遗憾,而且还会影响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如果采取归化译法,则会提高读者兴趣,拉近读者与小说的距离。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傅东华先生在其《飘》译本中几乎归化,汉化了所有的人名、地名。小说中有身份、有地位人物的姓名,特别是姓氏,几乎都翻译成了汉语中的常见的人名,姓氏。如郝思嘉(Scarlet O’hara)、郝爱兰(Allen O’hara)、郝嘉乐(Gerald O’hara)、汤谠谟(Tom Tarleton)、汤保义(Boy Tarleton)、汤伯伦(Brent Tarleton)、汤司徒(Stuart Tarleton)、卫希礼(Ashely Wilkes)、卫英第(India Wilkes)、白瑞德(Rhett Butler)、方东义(Tony Fontaine)、包利革将军(General Beauregard)。在地名翻译中,傅译借助了汉语中一些表地名的后缀词,使译名带有中国地名气息。如 饿狼陀(Atlanta)、陶乐场(Tara)、肇嘉州(Georgia)、钟氏坡(Jonesboro)、曹氏屯(Charleston)等地名中的“陀、场、州、坡、屯”等常用于中国地名之中。
   除人名、地名之外,译者还将一些机构名称按汉语中的表达方式翻译。如例1中大学的名称仿照中国的“北大”,“人大”等形式翻译。(例1)“He’s kind of set on getting an education, and you two have pulled him out of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and Alabama and South Carolina and now Georgia.”[1](7)(译文:“他向来把教育看得很认真的。以前在佛大、亚大、南大,他们都给你拖了出来,现在肇大,又给你们连累得读不成。”[2](3))
   以上人名、地名及机构名的翻译都是归化翻译在词汇层上的反映。除此之外,在句子结构层次上,归化倾向也有明显的体现。从以下例2至例4中可见一般。
   (例2)“Sensing something they could not understand, … the twins struggled along for a while, and then rose reluctantly, looking at their watches.”[1](12)(译文:“这种骤然变化的情形,他们虽然说不出所以然来,却也已经感觉到了。但他们还想在那里再赖一会儿,后来看看再也赖不下去了,这才垂头丧气地站了起来,看了一看表”[2](11))例2中,句首或句尾有作状语的分词短语,而句子的主干在中间,这是英语中常用的结构,但汉语中没有分词短语,在该句得译文中,前面一个分词短语译成了一个单独得句子,后一个分词短语译成了主句并列谓语之一。这种处理符合汉语的句法特征。
上一篇:间接言语行为的顺应性解释(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