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艰难的言说(1)(2)

2015-06-03 01:33
导读:1904年,陈独秀就极力地鼓吹、提倡国语教育。他说,外国的小学堂最重要的一门课就是国语教育,即教本国的话。到学堂里学话的重要原因是,“小孩子
1904年,陈独秀就极力地鼓吹、提倡国语教育。他说,外国的小学堂最重要的一门课就是国语教育,即教本国的话。到学堂里学话的重要原因是,“小孩子不懂得深文奥义,只有把古今事体,和些人情物理,用本国通用的俗话,编成课本,给他们读,等到他们知识渐渐地开了,再读有文理的书”。[2]这里所谓的“话”,是一个与“文”相对的概念,也即口语。随着语文教学的进步,口语和口语教学开始不断走进人们的视野。潘树声在其《论教授国文当以语言为标准》一文中指出:“人生而有口,自其牙牙学语,以至就傅,其语言已无蹇塞不通者矣,导其语言于文字,当必有迎刃而解之乐,舍语言而教文字,徒苦儿童耳。”[3]不难看出,这里的“语言”与“话”一样,都是指口语。这一时期国文教学刚刚蹒跚起步,研究者的探究已涉及语文教学的核心命题,即语言先于文字,国语教学当以语言为基础。但在当时的语境中,关于口语教学的声音极为微弱。1912年1月,中华民国教育部颁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11条及课程表,将各类学校“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课程更名为“国文”,并对国文课程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这个时期国文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语文,口语和口语教学尚属边缘性话题。1914年,杨鄂联在《中华教育界》第3卷第23期发表《话法教授之要素》一文,提出了“话法”和“话法教授”两个概念,并就具体的话法教授进行了论述,开了口语教学研究的先河。创办于宣统元年(1909),影响遍及全国的《教育杂志》,在五四运动前发表了大量关于语文教授的文章,其中不乏关于口语教学的论述。谀冰在《言文教授论》中说:“教授文字,当以教授语言为第一步。教授语言,由当分为自语、听话、会话三种。”[4](72)潘树声在提出“教授国文当以语言为标准”的同时,强调“语言,声也,发于口而闻于耳;文字,形也,出于手而触之于人之目;其器官之作用,本不能一,此其所以难也。教授国文者,务使接近而几于一焉,则请以语言为绍介。”[3]作者不仅探析了语言与文字的区别,而且抓住了言文统一这一重要命题。这一时期,发端于上海,后来影响波及全国的国语统一运动,经全国教育联合会和国语研究会的大力推动,在国文教育界引起了较大反响,为国语的诞生作了先期准备。应该说,这个时期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现代语文,国文科事实上尚未把口语和口语教学纳入自己的架构之中。口语和口语教学在各种有关课程、教学的文本中,只有隐隐约约的身影显现,而且主要是在小学低段。从《钦定小学堂章程》中首次使用“口语”(1902),到《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提出“并当使之以俗话叙事”(1904),《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提出“并使习通行之官话”(1904),再到《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1912)、《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1916)中的“并使练习语言”,口语—俗语—官话—语言,这一路走来,口语和口语教学的地位都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但口语和口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却为言文一致、白话文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为后继的研究与教学积累了宝贵资源。(二)定型期(1919—1936)五四运动的浪潮荡涤了淤积在语文课堂内外的污泥浊水:读经终于被彻底废除;文言与白话之争也基本尘埃落定;语言与文字渐趋一致。随着现代语文的学科体系和基本构架的逐步确立,口语和口语教学作为语文和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不断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口语教学成为语文教育领域研究与实践的潜在热点。1920年,教育部先后通过修正《国民学校令》及《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等,确定了初等小学四年间纯用“语体文”,并正其科目为“国语”。虽然当时国语尚未完全统一,也未拟订出相关的语言标准,但是,国语的诞生却为口语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至此,国语、国文才合力构成了统一的学科框架,形成了现代语文的雏形。
上一篇:The patrol systematically(1) 下一篇:英语教学论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