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

2016-09-06 01:25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应朝着自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应朝着自主式学习的方向发展,本文从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必要性、可行性入手,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可采取的措施及其意义。
  [关键词]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 虚拟社区
 
自主学习是目前教育界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基于人本主义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理念。《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应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是指由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形式。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是一个把外部学习技能内化成为自己的能力的过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进行。美国著名自主学习研究专家Zimmeran认为,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的方法是有计划的或经过练习已达到自动化的,学习的时间是定时而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过程做出自我监控,他们还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
  一、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自主学习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60、70年代盛行的一种哲学思潮,其最早的提出者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Piaget。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的,而是通过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的、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即“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西方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含义进行了探讨,语言学家Ryan从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自主学习的含义,他将自主学习界定为学习者“自我决定、自我调控”的过程,与此过程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即相关性,也就是说学习者与他人的联系,倘若学习者与他人的联系表现为被支配性,那么其自主性将荡然无存;倘若学习者与他人的联系表现为互动性,那么其自主性将得以发展。为此,Ryan指出,自主学习应该是自主性的相互依存,学习者必须拥有一种良好的人际环境,及时得到教师的指点、同伴的帮助,才能真正地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调控,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Dickinson 认为:自主学习的学习者能识别教师的教学目标,他们知道该学什么,知道如何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能重新构建教师的教学目标,以满足自身不断变化的需要,他们能选择、使用合适的学习策略,并对策略进行监控,在必要时做出调整,以监控学习的效果。Holec将“自主”界定为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the ability to take charge of one’s learning)。Lit-tlewood 视自主学习为“自我调控”的能力, 他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将自主式学习分为原自主学习(proactive autonomy )和反应性自主学习(reactive autonomy)两类,前者指学习者对确立的学习目标、方向所作的调控,后者指学习者为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对所采用的一系列自主式学习策略进行调控。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二、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1.二语习得内在规律的需要。根据二语习得理论,语言学习者需接受足够的语言输入,才可习得语言。语言输入的三个必备条件是:第一,语言输入必须是能够理解的;第二,语言输入必须是大量的;第三,语言输入应该是有趣的、关联的。外语教学的开展建立在学生如何学习的规律基础上。语言学习本身是一种目标取向(goal-oriented)的行为, 学习的目标不是为了掌握语言知识, 语言学习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不以人们能掌握多少词汇, 能背诵多少语法条文为标准, 而是看人们是否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用语言来完成各种任务, 更重要的是, 是否掌握了终身学习所必需的方法技巧, 即学习策略。语言学习的这一目标被称为语言学习的程序性目标, 即达到自我管理学习, 也就是学习自主。
上一篇:英汉亲属称谓语差异浅析(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