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1)
2017-07-23 01:02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最关键、难度最大的改变,就是教师教学方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最关键、难度最大的改变,就是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师生交流和合作机制的建立。改革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观念与认识问题、目标与条件问题、考试与升学问题以及形式与内容等问题。课程改革就是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培养合格人才。为了防止课程改革流于形式,教育部门需要采取具体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问题;课程改革的对策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
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观念与认识问题”“目标与条件问题”“考试与升学问题”“形式与内容问题”等方面。
(一)观念与认识问题
制约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就遇到了这方面的观念与态度转变过程中的误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将新课程教育教学方式与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对立起来,把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对立起来。
──将评价和应试教育等同起来。将闭卷考试和课改对立起来。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对立起来。结果把素质教育庸俗化,贴上各种形式主义的标签。
──将高分和低能等同起来。殊不知,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好的基础知识哪来的能力。
──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对立起来。认为课改就是教师靠边站,学生唱主角,过分强调学生主体作用,走向对学生放任的另一个极端。
──把因材施教和整体发展对立起来。整体发展是全体学生的发展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但教育不可能使每一个孩子发展到同样水平,必须承认学生的差异性。课改要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
──搞形式化课改,新瓶装旧酒,把历史继承与理论发展对立起来。
以上认识与观念上的问题导致我们在课改过程中,要么不讲科学、全盘否定过去,要么在课改过程中无所作为,甚至把课改庸俗化,对学生放任自流不负教育责任。
(二)课改的矛盾
最近,笔者在珠海市某中学参加了一次新课程语文教学研讨会,来自一线工作的某位中学教师指出:新课程实施以来珠海市某中学遭遇了以下六大课改矛盾。(1)教学的矛盾。教材的广度、深度与考试不一致,教材浅而广,导致学生不求甚解。(2)新课程的高要求与目前师生状况的矛盾。新课程向教师提出的是大学的要求,中学教师花费大量精力也难以应付。(3)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与宽松灵活的学习活动的矛盾。在大自然中或室外学语文,不切实际。(4)教师工作负荷与新课程要求的矛盾。(5)评价体系操作性的缺失与理想化理念的矛盾。评价体系滞后于课程理念,教学过程的评价存在盲目性。(6)有限的教学资源与无限的教学需求的矛盾。学生在学校看不到报纸,收看不到电视新闻,与社会隔绝,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拓展式学习难以开展。
像珠海市第一中学,作为国家级示范中学,拥有全国一流的教学硬件和师资队伍,在珠海没有哪一所学校能够与其相提并论,可是他们在课改中也遇到了如此大的困难,这还是在受实验条件限制少的文科上遇到的困难。理科课改上所需要的高标准的装备,对市一中来说,都很难达到,可以想象我们广大的农村学校如何满足课改所需要的客观要求,进行正常课改,这是一个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