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翻译: 理论、实践与教学法》评介(1)(2)

2017-08-07 06:40
导读:译文应对接受者具有潜在的影响,原文和译文的接受者应有相同的客观先决条件来理解信息并作出反应。受文化差异的制约,译者必须在意识形象、实物—逻


  译文应对接受者具有潜在的影响,原文和译文的接受者应有相同的客观先决条件来理解信息并作出反应。受文化差异的制约,译者必须在意识形象、实物—逻辑意义和感情反应等方面的对等关系中作出选择。如乌兹别克古典作品中对情人的称呼是“我的鹦鹉”,可以译为符合欧洲文化的“我的玫瑰”,这是为感情反应等值而牺牲思维形象等值。

  2.尽量与原文在语义结构上相近

  译文尽量保留作者的思想和表达方式,扩大译文等值的范围,增加翻译过程和翻译方案的客观性。

  3.不得超出翻译允许范围进行脱离原文的补偿

  两种语言使用者语言民族交际知识上的差异决定了原文和译文的差异,但补偿差异的深度和广度并不是无限的。破坏了这个限度,翻译就变成了改写。比如,有的民族认为“出殡”不是悲伤的事,为让译入语的读者产生相同的反应,而把“出殡”改为“生日”或“结婚”,这是翻译不允许的。

  第一条要求与第二条要求会经常发生矛盾,因为功能对等是补偿获得的,已偏离字面对等,而第三条要求则限制了偏移量,补偿不能超出一定的界线。只有遵守上述三个要求,才会有高质量的译文,忽视其中任何一个都会偏离翻译的本质。
三、翻译是一系列辩证矛盾的合理解决

  翻译本身处于矛盾之中:如果不追求单语交际的理想,翻译就会失去特色,而与其他语言中介混淆;而用翻译进行的双语交际又不可能完全达到单语交际的效果。为此,作者提出了“翻译转换理据原则”:进行翻译转换应有相应的理由,没理由或理由不充分的转换是随意转换。遵循该项原则,译者应寻找合理的译法,可以进行语义结构仿造,也可以侧重交际功能的对等性,但必须受第三项要求的制约。有些差异是难以消除的,比如,直接决定对文本的反应倾向的因素是接受者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造成的民族文化差异在翻译中是不能消除的(书面语中可用注释)。另外,民族的语言习惯对交际效果也起着重要作用,在翻译中同样难以将其统一起来。如,苏联报刊习惯用归纳法,而西方报纸习惯用演绎法。俄罗斯人爱用大额数字,英国人则不喜欢。译者应合理解决这个矛盾,否则就会使译文失去某些重要的东西。过度准确会使译文违反译入语的语言习惯,过度改写则会使译文失去原文本身带有的民族特色。等值翻译就是要合理解决上述矛盾,这里合理是等值的同义词,只有合理的翻译才是等值的,翻译可以看成是克服一系列翻译本身具有的辩证矛盾的过程。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论不可译性—理论反思与个案分析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和英语长句的汉译策略
上一篇:略论现代美国俚语(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