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一、引言
翻译作为一种语际交流活动,不是简单的从一种语言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形式,而是把一种文化中的语言代码转换成另一种文化中的对应语言代码。因此,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应该接受跨文化交流学的理论指导。长期以来,翻译经常被视为一种语言艺术,被人们用超越时间的语法规则加以描述和考察。“对等”问题长时间的困扰着翻译工作者,而翻译研究也始终围绕着一个问题:怎样把原文意思忠实而准确的表达出来,让译文读者达到和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
跨文化交流新的形势和特点对翻译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传统的翻译研究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新的形势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考察翻译。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倡将翻译研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文化交流语境下。翻译不再被视为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对等转换,而被看作是一股塑造文化,文学的重要力量,是一种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行为。因此,用跨文化交流学的理论对待和处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本文拟从两个方面来讨论: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翻译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文化的思维模式对翻译的影响。
二、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翻译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跨文化交流活动源远流长。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古代巴比伦王国法典中就记载有到国外购买奴隶的规定。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流的历史。毋庸置疑,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来看,当今时代的跨文化交流活动都是史无前例的。本世界6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就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此后不到半个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交通和通讯技术日新月异,整个地球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球村,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工作或学习在不同文化的人群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互相学习,了解和交流。在这种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学(或称为跨文化传播学)应运而生,以解决跨文化交流活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寻求有效的交流途径,提高交流的层次和水平。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