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常用抗生素与输液溶液的稳定性研究论

2013-08-07 01:12
导读:药学论文毕业论文,常用抗生素与输液溶液的稳定性研究论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关键词】抗生素;稳定性;配伍  【

  关键词】抗生素;稳定性;配伍

  【论文摘要】
观察常用抗生素配伍稳定性。在室温条件下常用抗生素配伍后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一定温度和时间内混合液无色澄明,无颜色改变、气泡产生及肉眼可见的沉淀生成,pH值稳定,则提示物配伍无理化变化,可配伍;反之,则其配伍后稳定性差
  
  
  目前临床抗生素种类繁多,常用其盐溶于输液与其他注射液配伍进行静脉滴注治疗[1]。为此我们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对注射用常见抗生素与常见输液溶液配伍稳定性进行进行考察,加强对临床药物的评价,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确保药物合理、有效应用。
  
  1 仪器与试药
  
  UV-2401紫外分光光度仪(日本岛津);TG328B型电光分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pHS-3C型数字式酸度计(上海理达仪器厂);抗生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抗生素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2 方法
  
  2.1 测定波长的选择 取加各种对照品适量,配制成约8 μg/ml的抗生素溶液和约12 μg/ml的配伍溶液,以蒸馏水为空白,分别在200~400 nm波长范围内扫描。根据各种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选择波长,采用解线性方程组法分别加以分析。
  2.2 线性方程组的确立 精密称取各种抗生素对照品适量,配制成200 μg/ml的贮备液(Ⅰ),分别精密吸取Ⅰ液1.0、2.0、3.0、4.0、5.0 ml定容于100 ml量瓶中,配制成2~10 μg/ml的抗生素系列溶液;精密称取各种配伍对照品适量,配制成600 μg/ml的贮备液(Ⅱ), 再分别精密吸取Ⅱ液1.0、1.5、2.0、2.5、3.0 ml定容于100 ml量瓶中,配制成6~18 μg/ml的配伍系列溶液。以蒸馏水为空白,分别将两组测定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将所得数据回归处理得系列方程,并根据吸收度的加和性质解线性方程组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3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各种抗生素和配伍液对照品适量,配制成高、中、低3个浓度的混合溶液,每个浓度分别测定3次,计算回收率[2],平均回收率分别波动在100.56%~100.24%之间,RSD波动在1.09%~1.02%之间。
  2.4 配伍稳定性试验
  2.4.1 配伍方法 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取各种抗生素注射液适量和其他注射液加入到输液中,摇匀得混合溶液。
  2.4.2 外观及pH值变化 将混合液置室温(25℃)下,在0~8 h观察外观变化,并测定pH值。
  2.4.3 含量变化 精密吸取“2.4.1”项下混合液2 ml置50 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吸取稀释液5 ml加水稀释至100 ml得测定液。在室温(25℃)下,于0~8 h分别精密取样,用上述方法稀释,在各自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并以0 h时的含量为100%,通过线性方程组计算其他时间的相对百分含量。
  
  3 结果
  
  3.1 维生素C与常见抗生素配伍稳定性 头孢拉啶与维生素C配伍在25℃,38℃观察,8 h内溶液外观澄明,pH值略有升高,吸收曲线未发生改变;氨苄西林与维生素C配伍在25℃,38℃观察,6 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可配伍;苯唑西林与维生素C配伍在6 h内pH值、吸收度及溶液外观均变化不大,可配伍;硫酸链霉素与维生素C配伍2 h后产生颗粒状沉淀,二者不能配伍;青霉素G钠与维生素C配伍在25℃,38℃观察,6 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可配伍;乳糖酸红霉素与维生素C配伍3 h后有白色沉淀产生,二者不能配伍;磷霉素钠与维生素C配伍1 h内有沉淀产生,不能配伍;硫酸庆大霉素与维生素C配伍2 h后产生颗粒状沉淀,二者不能配伍;硫酸阿米卡星与维生素C配伍6 h内pH、外观、含量基本不变,可配伍;硫酸妥布霉素与维生素C配伍2 h内有白色沉淀产生,不能配伍;此外头孢唑琳钠、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替硝唑、甲硝唑和与维生素C配伍6 h内pH、外观、含量变化不大,可配伍。 中国大学排名
  3.2 肌苷与常见抗生素配伍稳定性 头孢拉啶与肌苷配伍在25℃,38℃观察,8 h内溶液外观澄明,pH值无明显变化,两药含量皆在96%以上,可配伍;氨苄西林与肌苷配伍在25℃,38℃观察,6 h内含量,pH值、颜色无明显变化,扫描最大吸收峰位置也无变化,可配伍;苯唑西林与肌苷配伍在6 h内pH值、吸收度及溶液外观均变化不大,可配伍;硫酸链霉素与肌苷配伍2 h后产生颗粒状沉淀,二者不能配伍;青霉素G钠与肌苷配伍在25℃,38℃观察,6 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可配伍;乳糖酸红霉素与肌苷配伍5 h内pH值、吸收度及溶液外观均变化不大,可配伍,5 h内使用;磷霉素钠与肌苷配伍2 h内有沉淀产生,不能配伍;硫酸庆大霉素与肌苷配伍2 h后产生结晶,二者不能配伍;硫酸阿米卡星与肌苷配伍6 h内pH、外观、含量基本不变,可配伍;硫酸妥布霉素与肌苷配伍2 h内有白色沉淀产生,不能配伍;头孢唑琳钠、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替硝唑、甲硝唑和肌苷C配伍6 h内pH、外观、含量变化不大,可配伍。
上一篇:六味地黄丸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