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频彩超在肛周脓肿与肛瘘的临床应用
2015-03-11 01:04
导读:药学论文毕业论文,探析高频彩超在肛周脓肿与肛瘘的临床应用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肛高频彩色超声波检查肛周脓肿和肛瘘的声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肛高频彩色超声波检查肛周脓肿和肛瘘的声像学特点及术前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经肛高频彩色超声波检查肛周脓肿和肛瘘24例,并与常规专科检查结果相比较,作声像图描述及术前定位。结果 经肛高频彩色超声波检查肛周脓肿和肛瘘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无回声或混和回声区,病灶区域未测及明显血流信号,扫查病灶周缘区可发现瘘管,瘘管的数目及瘘口位置。结论 经肛高频彩色超声波用于肛周脓肿和肛瘘的诊断在显示病灶位置、形态、保存图像作对照研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可为肛周脓肿和肛瘘的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 高频彩超;肛周脓肿;肛瘘
近年来随着高新电子技术和
计算机技术的引入,超声诊断作为影象医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发展迅猛,特别是彩色多谱勒超声仪的应用和内镜超声(Endoluminal Ulfrasound)经食道直肠阴道等超声的广泛开展,进一步扩大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范围。近年来,我门将高频彩超用于肛周脓肿和肛瘘24例的诊断和治疗参考,现将其超声结果与专科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23~72岁。平均37.9岁;病程3 d至10年:术前诊断:肛周脓肿16例,肛瘘8例。术后诊断:肛周脓肿16例,肛旁囊肿感染1例,肛瘘7例。临床检查肛周脓肿患者均有肛周红、肿、热、痛,有的可触及波动,溃破后易形成肛瘘,部分患者有畏寒,发热,乏力,全身关节痛,实验室检查,部分患者白细胞计数有不同程度增高.常规肛肠科肛门指诊检查和肛门镜检查,部分探针和美蓝染色检查,临床以肛周脓肿或肛瘘申请超声检查。
1.2 诊断标准 按照1994年6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肛周脓肿和肛瘘的诊断分类标准和疗效标准。
1.3 仪器及检查方法
1.3.1 仪器 使用美国(Acuson sequoia)512型彩色多普勒超生检查诊断仪,多用途电子凸阵扇扫探头,频率为5~8 Mhz,视野范围为120°。藕合剂,采用
广东工业大学生产的“广工牌”医用超声耦合剂。
1.3.2 方法 检查前患者排空大便,便秘者给予口服轻泻剂或用开塞露排便灌肠。取左侧或右侧卧位,下肢屈髋屈膝。探头加安全套,套内外涂耦合剂。首先使用高频探头,频率为5~8 Mhz,以肛门为圆心作圆形扫查,显皮下组织层,若发现病灶,确定病灶部位及距皮肤,肛管壁的距离。然后检查者左手前推患者臀部,右手拿凸阵扇扫经阴道或直肠二用腔内端式探头,频率为5~8 Mhz,视野范围为120°探头指向患者脐部,从肛门旋转插人,通过旋转、上下移动超声波探头,以变化扫查角度,观察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各部、耻骨直肠肌、耻骨尾骨肌、直肠尾骨肌各部及其形态,同时观察病变的解剖部位、形态范围及扩展方向,有无瘘管,瘘管的数目,内口的位置和数量等,拍片或存储记录。同时观察病变周围的血液供应情况。
1.4 肛瘘和肛周脓肿的超声波图像特征 肛周脓肿多表现为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液性暗区,为圆形、裂隙状或不规则状液性暗区,边界模糊不清,后壁回声稍强。①脓肿形成早期:脓肿早期因组织炎症充血严重,尚未化脓,超声图像显示边界不清,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超声图像显示为不均匀低回声区,范围较小,边界欠清晰,呈低回声,与正常组织无明显分界,触痛明显,无压缩性。超声波图像上肛周脓肿的内口表现为内括约肌中的小裂隙状缺损,常见于肛周皮下脓肿。②脓肿形成中期:脓肿形成中期组织已经有部分液化,存在小的腔隙,所以超声图像显示边界较清,壁回声较厚的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内部为粗细不均的点状回声,并随体位改变而呈漂浮,超声波图像显示为均匀性液性暗区或不均匀液性暗区,范围大小不等,边界清晰,呈混合回声区或无回声区,壁厚而内壁毛糙,内部出现稀疏或密集的光点,间或有斑片状高回声区,与正常组织有明显分界,触痛明显,有波动性。脓肿成熟期因组织腐败化脓,脓腔内大量脓液积蓄,所以超声图像可显示为均匀性液性暗区。通过调整探头的角度和深度及位置可发现与肛门相通的内括约肌中的缺损,该缺损位于肛缘上约2~3 cm处,即为肛周脓肿的内口所在。常见于肛周坐骨直肠窝脓肿。③脓肿形成晚期:超声图像显示多表现为低回声的条索状团块,边缘比较清晰。有时亦呈强回声和低回声混合型团块,边缘及蜂窝状结构同样比较清晰。多因脓肿迁延日久,纤维组织增生,腔壁或管壁形成所致。上述低回声团块或混合型团块通过内括约肌中的缺损与肛门相通,该缺损亦位于齿线部,即肛瘘的内口所在。病变区域未测及明显血流信号病灶与皮肤或黏膜间有一条或数条管状低回声区相连,在开口处可以发现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