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营销与交易营销的整合(1)(2)
2013-10-25 01:03
导读: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关系营销是传统营销范式的根本革命何章德(2001)他认为关系营销在观念上带来了更激进的变化,即把以商品为中心的营销范式向以服务
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关系营销是传统营销范式的根本革命何章德(2001)他认为关系营销在观念上带来了更激进的变化,即把以商品为中心的营销范式向以服务为中心的营销范式转移。唐玉生,庞进(1999)认为关系营销导致了营销重点从交易为核心向以顾客为核心的转变,突破了传统营销的框架,把企业的营销活动扩展到一个更广更深的领域,它突破了传统营销的框架,是一次质的飞跃。
纵观国内外学者,认为关系营销是对管理营销的一次根本变革,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的:
1、经营哲学的变革
传统的营销哲学以交易为导向的,而关系营销是在承诺与信任为基础上与相关利益群体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导向,传统的营销实际上是以生产为导向,企业进行营销的目的是达成交易,提高企业销售额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营销活动本省并不是创价值是消费者在营销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采用关系营销策略使营销目标从达成交易转化到与顾客建立良好关系。在营销过程中以消费者为中心,将顾客内置于整个过程中来
2、企业内部组织的变革
以传统营销理论为导向的企业大都设立营销部门明确规定其职责。关系营销强调营销不是营销部门的专署职责,营销目标由企业内的所有成员共同完成。
3、市场范围的变革
传统的营销仅将视野具象在目标市场,即各种顾客群体。而关系营销的市场范围包括顾客市场、供应商市场,劳动市场,影响者市场和内部市场。
顾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建立和维持与顾客的良好关系是企业营销成功的保证,因此,关系营销仍然把顾客关系作为关注的焦点,并把它放在建立各种关系的首要位置,但同时也非常重视与扩大市场的良好关系,企业与供应商市场人力资源市场,金融市场,内部市场建立良好的关系。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4、营销组合的变革
传统营销理论认为,企业营销的实质是利用内部因素(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对外部市场产生作用,是外部市场做出积极的动态反映,实现销售目标的过程,这样的营销思想充分发挥了资本和物质等生产要素的作用。但却忽略了人的作用,而关系营销思想认为提高营销组合的应用价值和效率必须增加仁路资源的作用,扩大了营销组合的概念有增加3个要素。顾客服务、人员、管理进程。
三、关系营销与交易营销的整合
尽管关系营销从营销哲学层面,营销学建立的理论基础,营销学核心研究范围说明了关系营销与管理营销相比是完全不同的理论范式,但关于战略,策略,方法层面的研究很不统一,而且关系营销在实践中应用也存在很大缺陷。因此作者觉得关系营销的研究到目前为止都是停留在营销观念的层次,而能够将关系营销观念贯彻到实践中具体的方法没有,因此造成营销观念与营销活动之间的脱节。而一种理论建立的意义在于对实践的指导,当理论不能指导实践时也就没有研究的价值。
管理营销理论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总结和发展,在理论上的完整性、普及程度和影响范围以及应用的简洁性和可操作性上均具有优势,但另一方面交易营销又受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的限制使得交易营销适用范围在缩小因此在目前应把交易营销和关系营销进行整合。
交易营销与关系营销的整合在满足顾客的需要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以交易为基础建立关系,保持关系是为了下一次的交易。整合营销就是关系营销和交易营销各自的优点,通过企业和顾客的不断交互,清楚地了解每个顾客个外的4C需求后,从这个前提出发,作为相应的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4P策略。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四、整合策略
1、以利益作为市场细分的标准
企业界定于自己利益相符合的顾客,也就是认同企业文化价值观的顾客。他们是企业的核心顾客,也可能是最有可能发展为忠诚顾客的人,因而使企业的首要服务对象。整合营销要求按照顾客的终生价值明确划分顾客类别;核心顾客,次优顾客,一般顾客和边缘顾客,以及应该放弃的顾客,并对顾客进行分层管理。根据企业的能力、资源和发展目标决定企业要服务于那个或是那些目标顾客群
2、整合顾客利益的产品策略
在产品设计时整合顾客的要求,建立满足顾客某一利益需求的产品服务体系。不管顾客最初购买的是什么,企业都可以把它与产品线上的其他产品创造的收益联系起来,这样,顾客就会认识到整体产品体系的存在和价值。
3、整合顾客成本的定价策略
首先企业要知道自己顾客的购买力有多大,顾客愿意为满足自己的需求付出多大的代价,以此确定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以此保证成产出的产品价格恰是顾客所需要的,价格也是顾客愿意付出的
4、整合服务的价值交付策略
在渠道中要为顾客提供便利,具有实现承受诺、交付价值的功能;渠道承担一系列的服务任务,诸如顾客疑难问题的解答、产品的测试与安装、售后服务和处理顾客的投诉和抱怨等。注重渠道成员与顾客之间的信息的双向沟通。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