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营销的实施模式与成功要素研究(3)
2015-02-16 01:41
导读:以上是体验营销实施的“七步循环”,即9s模型。其中,体验需求既是体验营销的起点,又是体验营销的终点,对顾客需求的研究和把握,是开发体验产品
以上是体验营销实施的“七步循环”,即9s模型。其中,体验需求既是体验营销的起点,又是体验营销的终点,对顾客需求的研究和把握,是开发体验产品和选择体验营销方式的前提;体验场景的布置其实就是体验舞台的搭建;体验产品、舞台、演员等要素借助一定的主题开展及体验信息传播,生成体验感觉,体验活动其实就是演员表演,有演员也有观众;体验生成以后需要实现(或释放),即形成销售,这是体验营销的目的所在;实现以后体验并没有完结,还需要维护保持并继续拓展,由此会激发形成新的体验需求,产生新的体验循环,体验营销就这样不断延展。
3.体验营销实施模式的成功要素
根据体验剧场与角色理论,体验营销就像是上演一场戏剧,要有剧本和舞台,要有角色演员和表演主题、要布置场景和组织表演活动、还要进行表演信息传播和现场管理,才能使顾客参与并留下深刻印象,以达到企业体验营销的目的。为此,体验营销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成功展开:
(1)做好消费者需求的调研与体验定位。现代市场营销遵循“顾客导向”,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根据顾客需求去开发产品和推广产品,因此,体验营销必须关注顾客的体验需求,研究消费者的体验心理和感受,才能击中消费者的心灵。为了正确把握消费者的体验需求,必须先进行目标消费群的细分定位,可以依据性别、年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社会阶层等诸多变量进行划分归类,只有这样才能准确识别目标消费群的体验特性并进行个性化的体验定位和体验产品设计。
(2)开发具有体验特征的产品与主题。体验产品与体验方式是体验营销的核心价值,能否开发出具有浓厚体验特征的产品载体和具有冲击力的体验主题,是企业体验营销模式成败的关键。这里有必要首先区分一下“体验营销”与“体验式营销”的概念。应该说,两者都包含在体验营销模式的内涵之内。笔者认为,体验营销主要指体验产品的营销,是指产品本身内涵浓重体验色彩,或者是通过体验才能消费的产品,如旅游产品、服务产品等无形产品;而体验式营销主要是指产品的体验式销售,是指有形产品通过顾客体验的方式实现销售的营销模式。两者都包含着体验的形式和内容,两者不能分割,共同构成体验营销的内涵。因此,在产品开发环节和主题设计的过程中毫无疑问都要重视追求要素的体验特性与冲击力,才能形成对消费者眼球的吸引。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营造具有亲和力的体验场景和舞台。体验就是剧场表演,需要场景和舞台,它是体验营销得以实施的载体,也是顾客获取体验的客体和来源。体验营销着意创造顾客愉悦难忘的感受,并期望由此驱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品牌忠诚,因此更加关注场景的亲情与
美学,温馨的、舒适的、轻松的、美观的、充满人情味的体验场景能够有效激发消费者的热情,拉近与顾客的心理距离,增强信任感。因此,尽可能将体验场景和舞台布置得亲近一些、和谐一些,对于顾客体验感觉的形成与体验价值的提升是有帮助的。
(4)选择合适的体验传播媒介和方式。为了达到体验目标,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体来传播体验信息,通过影响潜在顾客而形成体验效应。施密特把这种用来创造体验的工具称之为体验媒体。作为体验营销(或体验式营销)执行工具的体验媒体包括随时沟通、电视广告、包装识别、场景营造、口碑传播、产品演示、品牌展示、户外媒体、印刷媒体、电子媒体与网站、人员推广、终端促销、公共关系以及产品
说明书、POP、纪念品、吉祥物、新闻发布会、产品推介会、知识讲座等。而体验传播媒介和方式的选择不能强求一律,要因时而异、因产品而异、因企业而异。选择什么媒体比较合适、划算,主要考虑媒介选择的有效性、经济性、可信度和影响力标准。传播的有效性是指能否集中击中目标消费群。媒介的经济性是指媒体投入与效益产出的核算,媒介的可信度和影响力是其美誉度特征及权威性表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