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品牌国际化
2015-04-02 01:03
导读:市场营销论文毕业论文,探析中国品牌国际化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 现代的全球市场
[摘要] 现代的全球市场竞争,就是品牌与品牌之间的较量,品牌与品牌之间的交锋,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品牌之战,而在竞争中取胜的标志仍是品牌,因此必须运作全球范围的品牌,而在目前形势下,中国企业要想做成国际化的品牌,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与问题,但中国企业只能迎难而上,别无选择。
[关键词] 品牌国际化存在问题实施策略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六年多了,国内市场的大门已对外打开,国际跨国公司纷纷携带着它们的品牌、资本和技术进入中国市场,这些品牌已被中国消费者熟知和选择。而在同时世界各国的市场也向中国企业敞开了大门,我们的企业能否也带着我们的优势在国际市场闯出一片天地呢?目前我国有许多企业已经走出去,海尔已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2003年,中国著名企业TCL集团收购了法国汤姆逊公司,从而跻身于世界500强行列;2004年,联想斥巨资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事业部;2005年,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跨国巨头美国通用联姻,创建合资公司;在商业领域,百联集团和大商集团联手组建了大商国际有限公司;同样在其它多个领域,中国企业开始了向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输出品牌,国内企业品牌得到显著提高。
那么中国品牌是否已具备国际化?答案是否定的。然而中国品牌要生存就必须要发展,要发展就必须走国际化之路,这已经是国内品牌不容回避的根本问题。但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而言,品牌国际化还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中国企业品牌的实力较弱。相比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国品牌建设基本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有很多老字号企业,由于受到家族管理和缺乏必要的成熟的商业环境,这些老字号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明确的管理模式,竞争力较为薄弱,品牌的影响力主要在国内市场。对于已经走向国际市场的品牌,综合来看依然无法与那些国际知名品牌相提并论。联想、海尔、华为、TCL、同仁堂、国美等等,这些品牌代表了国内品牌的整体实力,但从品牌价值、企业规模、经营理念、全球市场份额、科技创新、信息应用等方面来看,显然与IBM、微软、通用、可口可乐、宝洁、沃尔玛等著名品牌相差太远,这些跨国公司实力雄厚,在中国市场已具备较强的感召力,其品牌已对中国消费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世界品牌相比,中国品牌的劣势是相当明显的,在竞争中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这些国际品牌蚕食掉。柳传志曾说过: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竞争就好比“龟兔赛跑”,如果兔子不睡觉,乌龟是不可能获胜的,可见两者之间的实力悬殊。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第二,中国品牌很难赢得国际消费者的信任。当外国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时,几乎所有的中国消费者都认为,外国的东西比中国的好,因为他们比我们发达,我们没有什么心理障碍和信任障碍就接受了洋品牌。然而中国品牌就没有这样的机遇,原因很简单,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不相信中国能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虽然中国产品行销世界:
服装、鞋帽、家电等等,但那些已经被贴上了国际著名品牌的商标,无人去追踪它来自何方,而中国没有贴牌的产品已成为价廉质次的代名词。另外,由于中国的假冒、伪劣产品太多,中国企业的信誉和道德已受到怀疑,中国品牌还无法被世界消费者所尊崇,这也造成中国品牌国际化的重重障碍。
第三,文化上的差异。文化差异是影响品牌国际化的重要因素。从文化角度看,中国企业品牌不仅要克服语言上的差异,还要克服文化渊源、文化背景上的差异。由于
政治、经济和心理等问题,我国文化较欧美文化有显著的差异性。这些差异对品牌的名称、定位、包装,以及色彩的选择、沟通策略的运用上会产生较大影响。我国企业在品牌国际化时要全方位地研究文化对品牌国际化的影响,以消除误解。
第四,缺乏有效的战略性品牌管理。品牌战略是品牌建设的基础,企业战略的核心是品牌战略。品牌战略就是要将品牌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品牌战略的本质就是创造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它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中,在产品、技术与服务日趋同质化的趋势下,谋求以品牌创造差异化的战略抉择。我们很多企业缺乏品牌战略意识,缺少可操作性的品牌战略规划。很多老总认为只要产品有销量,广告不停地做,就能创品牌。这些错误的思想和做法很可能使企业独领风骚几年就消失了。 所以品牌必须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对比外国的情况,虽然中国企业的领导人口头上都很重视品牌,但据调查表明,外国企业对品牌资产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国内企业。由于在这些差距,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方面势必遭遇很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