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福娃乐园”品牌效应浅析(3)
2016-06-01 01:11
导读:(三)公众的焦点提升了“奥运福娃乐园”的品牌知名度 品牌知名度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品牌资产的重心,拥有一群忠诚的消费者,就为品牌树立了一道难
(三)公众的焦点提升了“奥运福娃乐园”的品牌知名度
品牌知名度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品牌资产的重心,拥有一群忠诚的消费者,就为品牌树立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它能阻挡竞争对手的刻意模仿与破坏,也是一个品牌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11]。在品牌营销的时代,仅是一个具有广泛知名度和深远社会影响力的大题材和大背景,就足以将企业形象深植于公众心中,而在2008将近的今天,这样的大题材和大背景莫过于奥运。“福娃乐园”活动格调高雅,大气厚重,影响深远,十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文化品位和品牌价值[12],“福娃乐园”作为新一轮的奥运营销,每个细节在公众看来都可能是意义深远的,都可能被无限放大,直接影响品牌的整体内涵[13]。据专家分析,在一般的营销活动中投入1亿美元,全球品牌知名度提高1%,而赞助奥运,全球知名度可提高3%,许多国际知名品牌都曾经在成长期从奥运赞助中获得极大的帮助[14],而作为奥运衍生经济的福娃乐园必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因而提升了“奥运福娃乐园”的品牌知名度。
(四)“奥运福娃乐园”为传统的硬性宣传提供“软性互补”
“奥运福娃乐园”以流动的“福娃乐园”为形式,让公众拥有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的机会,因而比硬性的宣传更能让公众接受。采取软性的宣传满足主流的需求,而“奥运福娃乐园”整体活动精彩纷呈、涉及面广是兼容性极强的传播营销平台为传统的硬性宣传提供了“软性互补”。
突破传统的硬性宣传尤以2002年7月举办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最为突出,由于青海省地处内陆,经济不发达,以往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即使是国内公众对青海也了解甚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同时为了吸引海内外企业对青海省文化和经济环境的关注和投资兴趣,省长亲自提出举办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设想,由于西部大开发的大力建设,青海有足够的能力来承办这次赛事,其可供举办大型国际赛事用的宽、长公路增加很快,另外凭借自行车赛的高速、流动等特点向全世界展示青海高原的独特生态环境和民俗旅游资源。这届青海省有史以来最盛大的国际体育赛事,也是青海省的奥林匹克运动会,通过地上浩荡的车队、空中轰鸣的直升机、庞大的随队记者团以及万人空巷观看比赛的场面,全方位地推荐青海,给人们更深层地认识青海、了解青海、喜欢青海提供了一个平台[10]。而“奥运福娃乐园”也正是采用此种方法让公众认识奥运、了解奥运、喜欢奥运,从而提高民族凝聚力。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奥运福娃乐园”的品牌效应的形成是众多力量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将传统的中国的元素利用现代化的技术进行改造,并且把“奥运福娃乐园”的品牌内涵与奥运影响力相结合,通过公众瞩目的大事件确立了广泛的品牌认知,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形象,展示了中国的特色,是“人文奥运”的创举和奥运衍生经济的新体现,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现代广告.奥运福娃乐园的品牌效应.中国广告协会主办,2007(144).
[2]刘年喜.新媒体论—CCTV.com的第一个十年.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
[3]《传媒》媒体奥运营销全攻.新闻出版总署中文核心
期刊,2007(101).
[4][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美]特里·N·克拉克;何道宽,译.传播与社会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魏国.100个成功的品牌策划.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6]陈放,陈晓云,唐建.文化策划.蓝天出版社,2005.
[7]李杉.现代广告.奥运契机构建国家形象.中国广告协会主办,2007(147).
[8]张小争.娱乐财富密码—引爆传媒心经济.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9]张小争.郑旭,何佳.明星引爆传媒 娱乐 经济.华夏出版社,2005.
[10]郑保卫.论媒介经济与传媒经济集团化发展(论文集).体育加速器—奥运背景下的传媒品牌营销战略.罗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