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主品牌及其发展对策(4)
2016-09-22 01:19
导读:今天我国的经济总量很大,但我们品牌企业在全球市场份额当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这种局面长期不改变,就没有办法让我们在全世界利润市场中分割到营销
今天我国的经济总量很大,但我们品牌企业在全球市场份额当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这种局面长期不改变,就没有办法让我们在全世界利润市场中分割到营销、设计和服务的利润。我们只能分割制造的利润,而这个利润在全世界高度竞争的背景下将会越来越少。在自主品牌意识为社会所接受的今天,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吸引品牌管理人才,制定和实施品牌战略规划,提高竞争力。
(四)缺乏对品牌的有效保护
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历来就缺乏商标及品牌的保护意识,从而造成了缺乏对品牌的有效保护。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缺乏对商标的保护。在国际市场上,我国许多很有市场前景的商标被国外公司抢先注册,产权落到他人之手。其中不泛“英雄”金笔、“红塔山”香烟和“康佳”彩电等国内著名品牌;与外商的合资中没有重视民族品牌的保护。跨国公司通过兼并或收购我国市场占有率高的本土品牌,将其放置高阁而培育自己的品牌占领中国市场,使我国许多有成长潜力的自主品牌被封杀。
此外,由于改革开放的时间不长,加上长期计经济体制的影响,还没有形成品牌建设的完整体制。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观念没有及时转变,没有明确自己的职能所在,对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没有给予一定的关注和相关政策的扶持,没有积极的引导企业品牌建设,从而使一些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失去了创建品牌的良机。
发展我国自主品牌的对策
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字,当前我国GDP占全球4%。预计2010年将达到10%,居世界第三,2020年有望居世界第二,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2004年中国的人均GDP为1100美元,上海人均GDP水平高于全国,达到 3000美元,到2020年上海人均GDP将达到5000美元。这个数字已接近并即将达到国际营销界“人均GDP4000美元产生本土世界顶级品牌”指数。也就是说今后10年到15年将是我国制造业建设世界品牌的大好时机,也是关键时刻。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利用这个有利的时机,势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造成十分重大影响。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一)提高企业尤其是企业家建立自主品牌的意识
企业家要有创造自主品牌的动力和精神,只有企业家具有了这种精神,企业才会朝自主品牌的方向努力。正如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度张瑞敏所说“要树立民族品牌,主要靠自主创新,首先要有创名牌的精神,这是创世界名牌的一个前提。”要创建自主品牌就必须提升企业及管理者的视野,以全球市场为品牌的定位。这点在日本企业界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正如学者科特勒在《新竞争》中指出:“日本营销的最大特色,就是将全球视为一个潜在的市场。有了这种胸襟和眼光,日本制造的产品陆续出现在世界主要市场,并逐渐扩大市场占有率。”
(二)大力培养具有全面品牌理论的管理人员和策划人员
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大力培养具有全面品牌理论的管理人员和策划人员。我国有众多高校且具有较强的科技力量。但是产和学之间的合作并不强,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学术成果转化机制。当企业自身没有足够的理论经验打造品牌时,就可以借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成功打造品牌。同时在和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品牌管理人才队伍,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三)加强对自主品牌的保护
目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已由投资新建变为跨国并购,在我国跨国并购也呈强劲增长态势,特别是对我国知名品牌的竞争策略性收购。据有关调查发现,在合资企业中,70%以上的中国自主品牌收购后都被闲置,只有不到30%的品牌被用来做市场。所以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要注重保护自主品牌,特别要防止外国企业对我国有潜力的自主品牌恶意收购。
(四)政府在自主品牌建设中应发挥积极的作用
从国外经验看,政府的积极推进对自主品牌的培育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日、韩等国政府都曾采用相关政策扶持其本国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正是由于韩国政府的大力扶持策略,才使其在短时间内涌现出了现代、三星、LG等世界著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