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四、运用情感式教学在实践中树立职业
培养法律职业道德是专业中道德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了法律职业活动法官、和当事人等不同角色的关系。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这种独特性决定了法学教育必须寻求一种体现不同角色交往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的场所,促进学生养成道德人格。因此,在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中应该进行体验式教育。
体验式职业道德训练方法,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实际案例中道德取舍问题的评判,同优秀专业人士交流座谈以及直接为提供咨询服务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认识,从而形成优良职业道德。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将职业道德认识付诸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也便于学生形成职业道德自律意识。有学者也指出“道德知识对于个体的价值不仅在于实现从‘不知’到‘知’的跨越,更在于从‘知’到‘信’的的提升。……单单靠一般课程的教学和校园的影响,显然不足以形成学生坚实深厚的关于道德价值的理解。”其实,“任何人都不能被灌输或施加条件来诚实地讲话或公正地判决,因为实施这些美德都要求一种自觉意识和自由选择的品质”。因此,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能够提高学生“进行反思性的道德判断能力”,并间接地感受律师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行为。同时,要确保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成功,还必须将它延伸到活生生的司法实践中,因此,学校便应要求学生定期选择到法院、院、律师事务所、公安机关等部门。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实际上处于法律职业人员的地位而与当事人、律师、单位的人员等进行交往,直接面临义务与利益冲突的选择,这将有利于其法律职业道德意识的形成。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五、结语
现代正肩负起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责,其中之一就是社会道德的塑造与维护,培养出只有法律知识的人才,断不能算作法律人才,在法律学问之外,更要备有高尚的法律道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法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可见,法学素质教育应包括道德素质的培养,其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维护正义的崇高理想,具备法律职业伦理、恪守法律道德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因此法律专业要将道德养成教育纳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并合理设置法学教育课程强化法科学生的道德素质,从而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法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