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普通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透视学毕业论文

2014-04-05 01:00
导读:法学论文毕业论文,关于普通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透视学毕业论文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通过评述国内外普通高校与学


  摘要:通过评述国内外普通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理论,认为二者公法上存有特别权力关系、外部法律关系,私法上有民事法律关系以及契约关系。不同的法律关系决定不同的学生权利救济制度。根据高校特殊的法律地位以及与学生的不同法律关系,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权利救济制度。互相衔接配合,最终达到维护高校教育性必需的自主性权与保护学生合法权利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普通高校;学生;法律关系;学生权利救济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将大学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来对待。根据教育法律法规授权,高校是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组织,行使特定的行政权力或管理权力…。普通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现行法律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随着高校管理法制化,收费制度和后勤化等一系列改革,以及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增强,特别是大学生状告母校的司法实践,普通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等相关理论落后于实践发展需要的矛盾凸显,“教育实践中矛盾错综复杂之时,就是这些实践的理论基础之日。”因此,明确普通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必要而迫切。

  一、学理争鸣:国内关于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观点分析

  (一)特别权力关系
  对我国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学界大都认为应属于公法人内部的“特别权力关系”。秦惠民教授以“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为基础,认为“高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复杂结构的法律关系,其中既包括隶属型法律关系,又包括平权型法律关系。隶属型法律关系,以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法律地位不平等为主要特点。高校与学生的平权型法律关系,仍然不同于普通的民事关系,学生依然承担认可和服从学校管束的权利,否则高等学校有权依据自定规则限制甚至剥夺学生的权利,直至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法律地位。在这种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完全对等。”


  我国《教育法》、《法》都明确赋予了高校“依法自主办学”和“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等自主管理权,实际上是法律赋予学校为保证目标的实现而对于其内部事务进行处置的“自由裁量权”。我国法律对于高校自主管理权的确认和维护,可以理解为法律对于高校作为一种公法人内部“特别权力关系”的确认和肯定。

  (二)外部行政法律关系
  这种观点认为,高校代表为社会提供公共教育,对学生的管理是为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并非为了高校自身的利益,其行使的管理权具有公法性质。同时,高校与学生法律地位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因此,普通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外部行政法律关系。而公法性质的关系是要有法律的监督,须接受司法审查。外部行政法律关系的观点便于司法审查学校的管理行为,但是不利于保护高校教育性必需的自主性管理权。
  我国高校作为法律法规授权行政主体,与学生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在客观上有其特殊性。我国的行政法沿袭特别权力关系理论,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创设了“内部行政法律关系”这一概念,认为高校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特别权力关系。这有利于维护高校必要的自主性管理权,使学校成为法律不能触及的“国中之国”,不利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三)民事法律关系
  普通高校和学生分别作为法人和公民而存在,他们作为平等的民事主体享有财产权、人身权、债权、知识产权等民事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这种法律关系,在法理上双方地位是平等的,属于私法性质。主要属于的调整范围。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从民事法律关系讲,双方必须平等履行各自义务。
  在我国公立高校的特殊下,民事关系的双方,实际地位并不对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服务,明显属于“格式合同”的性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学校规定的状态,这导致高校民事法律关系行政化、权力化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民事法律关系表面上强调了高校与学生的平等关系,推崇意思自治、契约自由。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实际上是以一种理论上的平等掩盖了实际上的不平等,就是将一种行政管理关系说成民事关系。单纯地把高校与学生的关系认定为民事法律关系,不利于保护学生合法权利。

上一篇:试论法治视野下高校学生权利的保护学毕业论 下一篇:试论法学实践性教学的出路学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