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与《商标法》第三次修改学(5)

2014-06-04 01:06
导读:[1] 吴汉东.国际变革大势与中国发展大局中的商标法修改[N].法制日报.2009-9-3(8). [2] 谢洪波.从计划到市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嬗变[J].宏观经济管理

  [1] 吴汉东.国际变革大势与中国发展大局中的商标法修改[N].法制日报.2009-9-3(8).
 
  [2] 谢洪波.从计划到市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嬗变[J].宏观经济管理.2008(5):23-25.
 
  [3] 刘诗白.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战略决策(上)[J].经济学家.2008(4):5-12.
 
  [4] 张旭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演化逻辑[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0):5.
 
  [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372.
 
  [6] 卢波.美国凭什么说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J].经济月刊.2004(3):54-55.
 
  [7] 吴鸣哲.中国要求欧盟给予“市场经济国家”地位[EB].( 2002-9-27)[2009-9-3] http://home.donews.com/donews/author/1/18789/4765.html
 
  [8] 吕蓁.商务部副部长:欧盟须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EB].( 2006-7-10) [2009-8-9]  http://news.qq.com/a/20060710/000795.htm
 
  [9] 张崇防、马述昆.欧盟理应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N].经济参考.2009-5-21.
 
  [10] 美国承诺争取尽快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N].京华时报.2009-7-30.
 
  [11] 王利明、易军.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法[J].中国社会科学.2008(6):135.
 
  [12] Andrew J. Nathan.中国权利的渊源[M].//夏勇.公法(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68.
 
  [13] 杨绍政.政府管制的理论演进及我国经济转轨期政府管制的理论假说[J].经济体制改革,2008(3):16-20.
 
  [14] 徐国栋.市民社会与市民法――民法的调整对象研究[J].法学研究,1994(4):56.
 
  [15] 苏永钦.私法自治中的国家强制[J].中外法学,2001(1):88.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16] 叶必丰.服务与合作[M].//宪法与行政法论文选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374-376.
 
  [17] 邓宏光.《商标法》亟需解决的实体问题:从“符号保护”到“防止混淆” [J].学术论坛,2007(11):147.
 
  [18] 张耕.对假冒注册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J].现代法学,1995(6):60.
 
  [19] 董宝霖.商标法详解[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4:8.
 
  [20] 毛泽东思想的春天——记内蒙古杭锦后旗大办农村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的丰硕成果(摘录)[N].人民日报1968-3-6.转引自在dmxianfeng.从《人民日报》看历史是怎样“割资本主义尾巴”?[EB/OL].( 2007-9-30)[ 2009-9-5] http://guner8888.bokee.com/viewdiary.18463926.html#
 
  [2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6.
 
  [2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3.
 
  [2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29.
 
  [24] 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611.
上一篇:无因管理的重新解读——法目的论解释和论证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