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反哺的价值蕴含与法律实现(2)
2014-10-25 01:26
导读:二 、利益反哺的基本价值 (一)社会公平 公平正义是***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坚持并实现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社
二 、利益反哺的基本价值
(一)社会公平
公平正义是***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坚持并实现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社会的关键环节。利益是联结社会成员的纽带,利益***是社会***的基石[3]。无论何种意义上的公平,均离不开对社会利益的考量,可以说,社会公平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即社会主体之间利益配置的均衡和适当。因此,作为一种协调和解决社会利益题目的基本方式,社会公平是利益反哺的首要价值目标,它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途径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是通过利益反哺消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鸿沟,改变我国社会中社会利益失衡的不公平现实。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社会财富在量的积累上已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到2006年,我国GDP已达20.94万亿元人民币[4]。但是在夸大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导致社会中出现了诸多不***的因素。目前我国社会反映居民收进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超过了0.46[5],远远高于公认的0.4的基尼系数国际警戒线,且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进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不仅如此,经济利益上的巨大差距和失衡正在导致社会主体间其他利益的失衡,比如贫富主体之间发展机会、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婚姻机会的不公同等[6],以及因社会保障不力致使大部分公民生存能力脆弱的题目等等。作为一种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方式,利益反哺可以使社会利益资源在社会主体间公道流转,缩减社会主体间的利益差距,消弭由于机会不公同等原因所导致的利益失衡,从而实现社会利益均衡配置为内容的社会公平。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二是通过利益反哺实现社会利益的共享,满足社会主体共同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连带理论,人不能孤立存在,必须生活在社会中,分属于不同的社会团体。社会的基础便是社会全体成员由于需要相同和劳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依存关系,即社会连带关系[7]。在社会连带关系中人们彼此是相互依靠的,这就意味着,每个人的发展都需要他人的支持与配合,每个人的发展都需以他人的发展为基础。处于社会利益关系强势地位的人,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满足后者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终极也有利于强势群体自身的发展。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利益反哺不是无因由的“劫富济贫”或重现尽对均匀主义和“大锅饭”,而是基于社会主体间彼此需要的实际而实现共同发展进步的一种必要的方式。
(二)社会稳定
***说:“中国的题目,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2]284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条件。正由于如此,安定有序是***社会的基本特征和要求。但是安定有序只是社会发展环境的外在表现,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利益配置的均衡与适当。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8]人们“假如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9]。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关系,彼此的利益需要和共同的利益追求使人们组织起来构成社会,利益交换是社会关系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社会关系得以正常产生、发展,不同主体所拥有的利益资源或通过交换所获得利益能够维系其发展的需要是决定性因素。这意味着,社会主体拥有必要的社会利益资源以及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是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而这正是利益反哺更能够体现其社会稳定价值的依据。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社会稳定是利益反哺实施效果的外在体现。利益反哺对社会稳定的实现和维护正是通过它对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协调来实现的。通过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利益反哺,可以缩小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差距,改变弱势群体在社会关系中的不利地位,实现社会公平。同时,利益反哺使社会全体成员基本的利益需要得到了满足,从而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题目,维护社会的稳定。假如国家能够通过财政税收的方式有效解决社会主体之间巨大的利益差距题目,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社会主体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基本需要题目,社会上也就不会发生那么多因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群众上访,甚至个别“钉子户”不惜以死相拼来维护自己利益的题目了[10]。 (三)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