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晚清时期的涉外商标侵权纠纷(5)

2015-06-03 01:33
导读:20世纪初年,伴随着涉外商标纠纷的大量出现,商标的重要性逐步为越来越多的华商所熟悉。一个明显的例子,当时的刊发的很多报纸中,突出自身商标,

20世纪初年,伴随着涉外商标纠纷的大量出现,商标的重要性逐步为越来越多的华商所熟悉。一个明显的例子,当时的刊发的很多报纸中,突出自身商标,提醒消费者认真区分商品商标,严禁其他生产者伪冒牌号的贸易广告触目皆是。此外,为寻求国家法律制度的保障,在清末华商中就有不少向津沪海关呈请注册商标者,***时期,此风更盛,自1928年北洋政府开办商标局起,迄至1934年底,注册之商标“统计有24747件,内中国注册商标数计7778,占31.45%,外国注册商标数16969件,占68.75%,单计上海一隅,华商在该期间注册商标数字,计达5259件”。[20] (P10-11)     四 综上所述,晚清时期的涉外商标纠纷题目,是在中国外交失败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华洋交涉的一个历史断面。透视这些纠纷的产生与解决,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晚清时期的涉外商标侵权纠纷,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当时中国政府的商标立法和商标保护在制度层面的缺失和民间商贸系统商标观念之淡漠,但在深层次却是当时西方商人冀图藉商标题目压迫中国民族企业和垄断中国市场的一种表征。2. 华洋商标纠纷的产生与解决,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早期的商标立法活动,并对近代中国民间确立商标法制观念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日]志田钾太郎. 商法[M]. 徐志绎译. 武汉:湖北法政编辑社,1905.
[2]苏松两府为禁布牙假冒布号告示碑(顺治十六年四月)[A]. 上海博物馆图书资料室. 上海碑刻资料选辑[Z].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3]左旭初. 中国近代商标简史[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4]不允改换商标[N]. 申报,1909-02-18.
[5]英美租界公堂琐案[N]. 申报,1901-03-21.
[6]控究假冒[N]. 申报,1882-06-11.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7]致公廨函:宣统元年八月初三日[A]. 佚名. 上海华洋诉讼案:1909-1913[M]. 上海图书馆躲钞本.
[8]江敬虞. 中国近代产业史资料:第2辑,上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9]福厦两口外务未结交各案清册[A]. 孙学雷、刘家平. 国家图书馆躲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第34册[z]. 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
[10]胡光明等. 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下册[Z].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
[11]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英美烟公司在华企业资料汇编:第2册[Z]. 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呈请备案[N]. 知新报:126号,1900-09-08.
[13]北京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 盛定怀未刊信稿[M]. 北京.中华书局,1960.
[14]王铁崖. 中外旧约章汇编:第2册[z]. 北京:三联书店,1959.
[15]张之洞. 张文襄公全集:卷187[M]. 北京:中国书店,1990.
[16]王亮,王彦威. 清季外交史料:卷174[Z]. 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
[17]上海商务印书馆. 大清光绪新法令:第16册[Z]. 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10.
[18]商部咨外务部开办商标注册不允展期[N]. 南洋官报:第137册. 光绪三十年十月.
[19]日使照请商标之速布[N]. 盛京时报:第283号. 光绪三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
[20]王叔明. 商标法[M]. 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21]陈伯熙. 上海轶事大观[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上一篇:油污损害因果关系的经济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